眼馋欧美女性主义浪漫美好的《芭比》没多久,今年我们就有了勇于直面不够完美却更显动人的《好东西》。
当Girls help girls不再是流行人设口号,而是真正落地破圈的成功。
正如90后女导演编剧携手女性主演的努力,让观众看到了小妞美学新生态。(事实上也不只是小妞了,而是大妞,后面详述)
过往印象中出圈的小妞电影多以都市恋爱轻喜剧为主题。
总是一位略带霉运+处于低谷期的女主,在与男主的碰撞帮助中成长,最终爱情事业双丰收的HE美学。
《灰姑娘之舞动奇迹》2008
这既是早期攀登流行巅峰的点,又是后期内核略显清浅而神坛跌落的点。
如今不同美人面孔、不同主题侧重的中心演绎,再次让我们看到其卷土重来后不可替代的、踩在时代痛点上的新风尚。
小妞美学如何一步步让大众美育升阶的?
我们又为何始终心动于「她」?
01
小妞美学1.0:迷雾之光
小妞电影作为以女性为主视角的亚类型电影,盛行于20世纪末的美国。
彼时在男权审美主导的好莱坞,被冠以微贬意外的Chick Flick小鸡电影就是对那些弱小的、附属的、深陷于不被重视女性的真实写照+奋力反抗。
但在不分东西的「以夫为天」的审美处境里,女性主义也始终围绕着年轻女性追求梦想与爱情为内核。
王子公主的故事看似浪漫美好,实则也虚幻易碎。
《芳芳》1993 苏菲·玛索
只看审美积极面,这奠定了小妞美学1.0版本对观众审美有广泛影响力的经典美人形象:即好莱坞时代迪士尼真人公主+美式甜心。
《西雅图未眠夜》1993 梅格·瑞恩
作为展现女子力的标杆,其突出特质是拨云见日的能量美。类似之前晨光升起的熹微美学,但比起前者的清冷要更多一份暖意。
《独领风骚》1995
越是能兼具甜美娇俏的元气暖调+时尚都市的疏离冷调的面孔风格,越能在小妞电影里放大其魅力特质,进而彼此成就。
所以天生浓颜+框架精致秀丽+五官明艳大比例的西式小花的轻熟期特别贴脸。
《公主日记》2001
除了同款西方骨相+东方皮相外、颇具中式审美意蕴的天选小妞赛道圣体的面孔特质,反倒是那些留白感强的+骨相平缓细秀+皮相清淡无公害的壁花美人。
同理周冬雨
哪怕是暗藏精明、不好惹的攻击性也无妨,毕竟女性正需要一些野蛮生长的力量。
因此白百何&王珞丹这类高挑又平淡、还略带几分娇蛮的形象,就很贴有点都市感的、不过分傲慢的风格。
《杜拉拉升职记》2010 王珞丹
《失恋33天》2011 白百何
更落地+因地制宜的小妞风格,还可以是子怡派开启的「美人招娣」的时代经典叙事。
《我的父亲母亲》1999
同样是需要成长的小妞、顶着一张倔强又坚韧的清纯小白花脸,连带着甜也变成柑橘类苦涩香气的清甜。
越南模特Minh Ha
甚至到后期继承人刘浩存这里,能以中式鬼塑的疏离异色美演绎初代美式Mean girl的经典小妞感。
同理日系内永绘里
虽然从常态化美感+演技上,章范这两类天后美人并不契合1.0版本的小妞风格。
根因是故事内核没有跟上她们的脚步而不匹配,并非这两类脸演不了小妞电影。
《非常完美》2009 国际章vs锁皇的碰撞
所以1.0版本的局限不容忽视。当女性主义内核被时代束缚,巅峰如大前辈贝蒂·戴维丝在上世纪中叶也只能当个矫枉过正的纯恨女战士。
《红衫泪痕》1938 贝蒂·戴维丝
在她演艺生涯的100部作品里,鲜少扮演善待他人的角色,总是在怨对、抗争、激烈的表达自己。
既有点略带雌竞的同性相斥,更有对异性强悍无情的咄咄逼人。但这不妨碍、甚至可以说促成了她成为首位「女性电影」的诠释者,以及20世纪流行文化的著名代表之一。
《百年风华:永远的贝蒂戴维斯》2006
这说明小妞风格逐渐从潜意识审美中以为有术式,进阶为发现越脱离制式审美、越能迸发更多光彩。
于是从1.0版本神坛跌落、看不清前路的迷雾中突出重围,开启2.0版本的新生态。
《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2009
02
小妞美学2.0:大妞崛起
始终在迷雾笼罩的黑暗中摸索前进的女性主义,注定了「以小见大」的根骨内核。
即便在风格美学的幼年期也是年纪虽小,但眼界格局却不小。
并在萌芽-发展-繁荣的三阶段开启对应的History→Lovestory→Herstory主线任务。
不同故事背景下的面孔风格+人物弧光+服化道美感也都有相对应的匹配机制,并共同构成完整的青春成长组合式模型。
就像在学生时代稚嫩懵懂的爱恋外,还有友情-学业-价值观的综合加持。
以后回头再看,初恋真的只是小妞升阶大妞过程中的一件小事。
《初恋这件小事》2010
联合时代审美发展+市场观众对小妞美学的需求,呈现出每五年一个小沉淀,每十年一个质的大飞跃的流行生态。
《滚蛋吧,肿瘤君》2015
即便是反复再诠释爱情,也逐渐从无私奉献利他的泥淖里开出别的花,变为女本位的洒脱情爱观。
《爱情神话》2021
到了能够剥离他者、更注重我本位的重构自我新阶段,爱情对女性成长的关键影响力就更微弱。
男性从必不可少,到可以有但也大可不必,焕新后的小妞美学2.0版本就彻底成型了。
《好东西》2024
也不外乎说如今的《好东西》可以是大姐电影、老娘主义,本质是在艺术与内核层面破除了传统守旧审美各个变形隐藏版本对女性的禁锢。
以后小妞↔老娘可以随时转换,连带着妇女节这类锚点性存在也变得更包容、专注,对女性成长有更权威的影响力。
小妞电影这个名词听起来可能显得有点过时老旧,但她的内核主旨却越发鲜活有能量,且后劲儿越发的足。
再这样不断升阶的影响下,小妞美学奇妙的造星能量就让女性整体形象从1.0版本高昂的、温软甜辣感逐渐沉淀。
《刁蛮女孩》2004
一步步展露出2.0版本被冷都的权威感填充。女性从一个被有意托举的、轻飘梦幻的处境里落地,开始探寻一些日常的实用主义风格。
《早间主播》2010 瑞秋·亚克麦当斯
这并非拉踩取缔,而是包容的、互相衬托的和谐共生。
2.0版本的小妞美学,拥有着不雌竞的大妞内核。
《律政俏佳人》2001 女性友好这一点很超前
就像在《好东西》电影内外的女性妆造,都更自然、犀利、随性、符合人物角色性格+风格特质。
装扮可以复古简约老派、不被随时更迭的流行时尚动摇,但传递的价值观是先锋的、具备都市智美内核的。
这才是女性对己身美感状态真正拥有话语权的表现。没人规定她们上班就得套装配丝袜细高跟,西装+T恤+半身长裙+平底鞋照样兼顾优雅干练。
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就能解锁诞生于商业、但完善于文艺的3.0未来展望版本。
钟楚曦致敬弗里达的经典造型
03
小妞美学3.0:母系美育
已经进阶到Herstory的小妞美学,更激发大众思考为什么我们始终需要这样价值观的电影。
并伴生一个不断更新循环的审美主题:究竟什么是对大众美育有积极意义的「好东西」?
《小时代》2013-2015 在重要节点刷新了大众审美新体验
纵观东亚女性成长史+横贯东西女性觉醒脉络,摆脱过去塑料姐妹花的叙事,去雌竞化的割裂,走向团结友好的、互相托举的、充斥着侠义精神的主线是共性。
这个过程,伴随着对女性审美束缚的松绑。
若以前金发碧眼、年轻貌美、一丝不苟的精致才配当“小妞”。
那如今无关种族、身份、年龄,那些粗糙的、野蛮的、生动的美都是小妞成长后的「大妞」范畴。
《弗里达》2024
大法官金斯伯格
娘家人自己的Herstory美育核心就是:你是什么样,女性就是什么样。
因1.0版本的小妞电影本就是展现女本位的初阶表现,2.0-3.0版本就更要站在女性主义的巨人之肩上超越到人文主义的话题。
此时艺术的智美高度,就更能凸显女性成长的现实结果。
《弗里达》2024
这里也伴随着对立统一、又无需拉踩取代的辩证思考。
若说高级的、复杂的、冷调的、艺术美学是无争议的审美细糠。
那接地气的、直白的、鲜活的、人文美学的相对粗糙,又何尝不是新的好?
粗糠也能是起到积极效用的好东西。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2009 粗中有细的美育
想要在大众美育之路上走的更远,小妞美学3.0势必走上一个在被唱衰的矫枉过正中逐渐被尊重、正视、求得相对公平的阶段。
连带着衍生的金句-警句-审美思维都会有变化。
《爱情神话》2021 这时还是黑色幽默式批判
就像贯穿《好东西》内核脉络的灵魂:“总有人要和你说声对不起”。
不再幻想抱怨,也从不打拳,而是从反讽等处境颠倒中逐渐探索平权。那些本应说、却没被说出口的话语,电影里的男性替大家说出来。
《好东西》2024 已经开始描绘不偏不倚
最后回头再看,什么是好东西?有用的东西?值得投资的细糠?
还是那句话:“如果能让你开心,那就是好东西。”
好东西↔好美育 | 一语双关
要知道不被大众尊重、真正从内心接纳祝福的美与风格,也不会走到最后的。
小妞美学的不断焕新就是例子,也是很好的精神能量。她看似站在女性那边,实际是在帮所有人找到自己安宁美好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