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为国日夜操劳的周总理,被诊断出重病在身。消息一出,全国上下忧心不已。
原国民党军官沈醉也整日愁眉不展,甚至骑自行车出门时还差点被撞。
杜聿明得知后,登门看望。他忍不住哭诉道:“若是能刮骨疗伤,我愿割肉给周总理治病!”
沈醉为何会如此关心周总理?两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过往?
初进功德林
1949年,解放军以破竹之势攻破长江,一举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多个南方城市。
国军一路南逃,从南京逃到广州,又从广州逃到云南,最后退无可退。
老蒋坐镇台北,远程操控着云南战局。如今的国民党军官,逃的逃,死的死,可用的人选少之又少。
无奈之下,他只能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情报部门的几个人。官职最高,责任最大的就是毛人凤。
毛人凤收到任务时,差点惊掉了下巴。他们平时做的都是一些潜伏、暗杀任务,哪会带兵打仗啊!
随即他便反应过来,老蒋这是要找人作“靶子”,以此来吸引解放军的注意力,拖延作战时间。
这样一来,老蒋就有足够多的时间到美国搬救兵了。
但毛人凤生来精明,他虽然效忠老蒋,但也不是任人摆布的主。于是他便将这口“锅”甩给了沈醉,任命他为“云南专员公署主任”。
为了更好控制他,毛人凤甚至还用他的家人加以威胁。
沈醉恨得牙痒痒。他原本想直接往毛人凤的饭菜里下两包毒药,最后却因为对方的一句“这么多年你对我始终如一”而放弃投毒。
他不知道这其实只是毛人凤的怀柔政策,一时间软了心肠。但从中也能看出,沈醉虽然为国民党干过许多错事,但他本质上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之后,他拜托一位老战友护送自己的妻儿到香港后,便在云南暂时安顿下来。
就在他打算与我军负隅顽抗到底时,“云南王”卢汉突然起义。他也随即变成了我军的俘虏。
在被押送北京的路上,他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他这辈子到头了。
虽然知道我军有优待俘虏政策,但他心里清楚,究竟有多少革命人士无辜牺牲在自己手上。
他的工作内容是见不得光的。也正因如此,他见识过太多国民党的黑暗,深知那些被抓捕的革命人士会在监狱里遭受怎样的折磨。
这种在暗地里捅人一刀,比在战场上正面较量的行为要可恨得多。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我军不仅没有伤害他,反而像对待其他国军将领一样,给予他优待。
他细问之下才知道,这是周总理的要求。
当时中央是想慎重考虑沈醉、徐远举以及周养浩这“国民党三剑客”的处理结果的。毕竟相较于其他军事指挥官,他们所犯下的错误则更加不可饶恕。
但周总理认为,即便是情报人员也有改造的价值。若是能教育他们重新做人,将来也一定能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
就这样,几人被免除刑罚,进入功德林开始进行改造。
沈醉虽然惊讶我军的宽宏大量,却依旧排斥改造。
他的妻儿现在下落不明。若是他立即向我军靠拢,老蒋势必会为难他的家人。
于是,在一开始进入改造所时,他的态度极为消极,始终不愿配合,甚至一度想过寻死。
由于工作内容的不同,沈醉在监狱中一直遭到其他国军将领的歧视。
而和他从事一样工作的徐远举和周养浩,由于是受他揭发才被抓进来的,所以一直对他怀恨在心。
因此,沈醉一开始总是独来独往,心情也十分郁闷,直到他认识了杜聿明。
从抗拒到转变
那时他虽然时常有轻生的念头,但从未付诸过行动。因为在他心底始终保留着一丝与家人团聚的希望。
但杜聿明就不一样了。这人一进监狱,便在背地里实行过数次自杀行为,有时候是撞墙,有时候是用瓷片割腕。
但好在每次都被管理人员救下了。
沈醉见他总是一副了无生趣的样子,于心不忍,便总是劝他:“你若是死了,你的家人怎么办?”
杜聿明则一脸坦然道:“蒋委员长一定会妥善安置我的家人,只要我活着,我绝不会背弃他!”
沈醉继续劝道:“不如你给家里人通个信,问问他们现在的情况,也好放心。”
杜聿明却摇摇头说:“解放军怎么会让我们和家人通信。”
沈醉心中立马想起了周总理。他也不知道为何,十分笃定周总理会帮他们的忙。
果不其然,周总理收到消息后,立即派人联系他们的家人。当时台北封锁得非常严谨,一点风声也打听不到。
最后我党人员冒着巨大的风险,才拿到了杜聿明妻子的一封信。但当他看到信上的内容后,却震惊当场。
原来在他被捕后,老蒋便立即断了对他家人的接济。他的大儿子因为没钱请医生,前不久刚刚病逝。
杜聿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蒋从未将他当过自己人,只将他视为争权夺利的工具而已。
从此之后,他便决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将家人都接来大陆。
沈醉看到他的转变后,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不禁忧心起自己的家人。
不久后,在总理的关照下,他终于收到了妻子的消息。像他预想的那样,他家的情况比杜聿明好不到哪里去。
他那个所谓的战友在将他的妻儿带到香港后,便卷钱跑路了。不久后,老蒋便派人将他的几个孩子抓回了台北。只有一个女儿被安全送到了大陆,现在也不知所踪。
听闻这个噩耗,沈醉悲愤不已。管理人员安慰他,周总理已经吩咐过,会尽快帮他找到在大陆的女儿。
沈醉当时就要给他跪下:“周总理真是大好人,我一定好好改造!”
之后,他一改往日的颓废,每天认真劳动,积极表现,期待着能早日见到自己的女儿。
他与杜聿明也因为同病相怜而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有一次,周养浩故意找他的茬,直接提起一张小板凳往他头上砸去。幸亏宋希濂和杜聿明挡在他前面,才没让他受伤。
那段时间杜聿明已经算病入膏肓了,身患胃溃疡、肺结核以及脊椎炎等多种疾病。
多亏了我党的细心照顾,才将他从鬼门关拉回来。
当时杜聿明的病需要一种特效药,国内和苏联都没有,周总理便特批动用了黄金,专门花大价钱,从香港和澳门将药买了回来。
沈醉得知此事后,不禁感慨道:“周总理对待我们,比我们的亲父母还亲啊!”
杜聿明也点点头道:“是党给了我们新生,我们将来一定不能辜负他们啊!”
后来,两人相继被特赦出狱,开始重新生活。
“你可把我害苦了”
1963年,周总理特意在北京接见了这些特赦人员。沈醉见到他后,便愧疚地说:“总理,我实在对不起你,当初我们还对您进行过监视。”
那还是在1927年左右,周总理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负责党内的情报工作。而他们的主要对手就是沈醉的“复兴社”。
周总理笑着告诉他,其实那时他早就知道有人跟着他。他有时候还会故意在外面溜达,转移他们的视线。
沈醉听后再一次羞愧地低下了头。在总理面前,他们的手段始终是些小把戏。
他随即便坦诚道:“总理,我现在想为人民做点好事,赎清我之前的罪过,却不知道做什么。”
周总理想了想说:“你可以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书,出版成教材,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
就这样,他开始专心投入到写作中。他的书籍一经出版后,便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春节的时候,总理再次接见了他,并笑着说:“你可把我害惨啦!我看你的书看得入迷,都没有睡觉的时间了!”
沈醉知道这是周总理对他的认可,心中十分欣慰。
后来,在总理的帮助下,他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女儿。与家人重逢那天,沈醉哭着说道:“周总理是我们的大恩人……”
1975年,周总理病重的消息传来,沈醉茶不思饭不想,心中忧愁不已。甚至在骑车上班时,还被人撞了。
杜聿明得知后,连忙上门探望,结果只听见他哭着说:“若是能刮骨疗伤,我愿意为周总理割肉啊!”
1976年,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而沈醉永远也忘不了这个给予自己温暖的好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