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瑞典、挪威、芬兰三国突然向民众宣称如何“应对战争”,其中甚至包括发生核打击后的应对事项,这种紧张情绪直接导致民众涌向药店,将碘片抢购一空。

值得注意的是,碘片虽然有一定的减少核辐射伤害的能力,但也不是万能的,提前服用或过量服用,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北欧政府分发的小册子】

尽管如此,从欧洲民众囤积物资的行为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一种恐慌情绪已经开始在欧洲国家之间蔓延,显然是被俄罗斯政府改动核武器使用标准的行为“吓坏了”。

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新的法案,更新了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援助乌克兰的国家,也在核打击的名单上”。

而且,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库,并多次明示这是俄方最后的底牌,俄罗斯有能力也有决心动用这种“大杀器”。

随着俄乌战争愈演愈烈,不光是欧洲的政客们胆战心惊,普通老百姓也跟着开始恐慌,人们真开始担心核战争或者核事故会成为现实。



【“伊斯坎德尔”导弹发射画面】

比较讽刺的是,对于这种恐慌,欧洲国家是要担负一定责任的,在俄乌冲突中,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给乌克兰,包括武器、弹药和情报支持,这无疑是火上浇油。

在俄罗斯看来,这些行为都可能被视作直接威胁,而当制裁措施一轮接一轮袭来时,俄罗斯经济受损,进一步促使其走向动用底牌维护自身权益的境地。

此外,在美国的影响下,北约不断东扩,此次事件中的瑞典、芬兰两国,就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第一时间加入北约的。

这将北约这个军事组织的影响力直接推到了波罗的海和黑海地区,对于俄罗斯来说,无疑是挑衅,当各方都在紧绷神经,彼此试探时,失控的情况随时可能上演。

再加上西方媒体这些年来不遗余力的宣称,欧洲民众对于俄罗斯的印象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当俄方释放威胁时,民众更多倾向于恐慌而不是冷静,意外地推动局势走向不可控的边缘。



【核战风险无人能承受】

核威胁令整个欧洲屏住了呼吸,核战争不仅对参战双方,对于全世界都是灾难性的,正因如此,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通过对话与外交来化解紧张局势。

然而,骑虎难下的情况让欧洲各国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们不能显得“软弱”,另一方面又不能过度刺激俄罗斯,导致局势全面升级。

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才能懂得和平的真正分量,欧洲国家面临核威胁的冰冷现实时刻提醒我们,在力量博弈的路上,唯有和平可以通向光明的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