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增强城市主人翁意识


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更好发挥人民建议征集机制作用,助力打造人民城市,11月24日,“共‘建’人民之城 ‘议’起点亮上海——人民建议征集大家谈”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邀请金牌建议人、社区居民、专家学者、人民建议征集办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分享一条建议从想法到落地的心路历程。


建议人们齐聚一堂,讨论自己的心路历程。

其中,73岁的罗克平参与上海人民建议征集已经10多年了,在此期间,他提出了60多条人民建议,很多得到了相关部门采纳,其中,建立上海“老专家智库”被写进了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他说:“以前看病难是大问题,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能挂到专家号。我见证了人民城市的发展,不论年龄、地域、职业,人人都能为上海的建设发展出一份力、实现‘大我’的价值。”

“人民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展区里有一面墙,墙上贴满了人民城市建言者照片。其中有张照片主角就是市民刘晔青,她认为上海市民提建议几乎是个“没有门槛”的事情,“在线下可以投递邮筒,线上可以扫码提交,走在路上灵光一闪也可以随手提交。”

除了人民建议投递的便利性之外,建议人有“当家做主”的主动性也很重要。林琳是一名初二孩子的妈妈,她认为主人翁意识要从小培养,大城无小事,她带着女儿一起提了许多有关于青少年社区建设的建议,让孩子参与社区的活动,也成为“社区主理人”。

而人民建议不仅涉及基层建设,也关乎着城市治理和居民共享,如何把意见先变成建议?杨浦区信访办主任孟涛认为要考虑多类型居民的需求,比如滨江饮水设备的高度要满足小孩、老年人、残障人士不同的需求。

越是稀松平常的小事,越是可以找到建议的切入点,日常生活中的“小抱怨”可以转化成闪光的建议。“黄浦江已经贯通了,苏州河能不能贯通?周边有什么地方可以钓鱼?”老百姓的呼声是政策的心之所向,也为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垂钓点如何选择?如何平衡垂钓者与其他居民的需求?

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除了本土居民外,这片土地上也居住着许多外国人,一位来自塞尔维亚的博士生提到,他的中文不错,但是有些外国朋友的中文沟通有障碍,一些建议无法顺畅提交,人民建议的征集是否能更国际化一些?


一名外国友人在现场提出自己的建议。

“人民建议平台会进行更广泛的征集和更迅速地回应,让每一份建议都能被聆听”,市委社会工作部副主任、市信访办、市人民建议征集办主任盖博华回应道。

“请把您的想法告诉我们,上海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您的参与。”在现场的展台旁,有不少市民在现场驻足并留下自己的建议,而这些“金点子”,未来或许也会转化为城市治理的“金钥匙”,结出便民利民的“金果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