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最近心情低落,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进入理想的高中,而妈妈在一旁还不停的唠叨,批评他学习不够抓紧,一直看手机,造成成绩不理想。

其实他知道妈妈是为自己好,但是那些唠叨的话,听在耳朵里,是那么的刺耳,让原本不佳的情绪更加低落,加剧了他的反叛心理,关上房门天天打游戏到天亮。

面对青春期的同学,我们需要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以更有效地传达批评和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上的“夹心饼干”批评法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技巧,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传达批评并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01

青春期同学的心理特点

自我意识增强

青春期是个体认识自我、探索身份的重要阶段,同学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形象和自我认同,自我意识的苏醒,很容易让父母觉得他们不再“听话”。

情绪波动

因为处于生理的快速成长期,青春期的同学受激素的影响,容易情绪不稳定,可能会出现情绪爆发或抵抗的情况。

独立意识

在这个特殊阶段,青春期的同学开始追求独立性和自主权,希望得到成年人的更多理解,以对待孩童的方式,会让他们感到不被尊重。


对权威的质疑

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为了展现自我的独立性,对家长和其他成人的权威会产生质疑,更愿意由自己独立思考,从而做出自己的决定。

那么怎么能让青春期的同学,更好的接受来自成年人的建议和批评呢?在此量子成长推荐“夹心饼干”批评技巧。


#02

什么是“夹心饼干”批评法?

“夹心饼干”批评法是一种沟通技巧,核心理念是在批评中加入正面反馈,让批评更易于接受的方法。上下两层是积极的反馈,当中的加心是批评内容,类似于夹心饼干,让负面信息更容易被接受。

正面开始

首先肯定同学的优点和努力,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例如,表扬他们的努力学习态度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种表扬应该是诚实的、真诚的。

传达批评

在正面反馈后,温和地传达需要改进的地方或批评内容,要注意用尊重和理解的语气,避免过于严厉或指责。

比如指出某个行为或习惯,可能对他们未来发展有影响,并提出建议和改进的方式。

再次积极肯定

结束时再次强调同学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感受到支持和鼓励。这可以帮助缓解负面情绪并增强自尊心。


#03

怎么运用“夹心饼干”技巧?

如开头的小A同学,中考成绩不理想,原本就感受到自信心被打击了,妈妈如果换一种表达方式,采用“夹心饼干”批评法进行沟通,效果一定会不一样。

正面开始

妈妈可以首先肯定小A同学的努力和学习态度,肯定他在这次中考前做出的努力,同时表扬他在其他方面的优点,比如社交能力或体育表现等。

传达批评

接着温和地指出他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询问他是否遇到了困难,是不是需要帮助?同时可以和他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寻求辅导或调整学习方法等。


再次积极肯定

妈妈还要再次强调同学的潜力和表扬他的努力一面,鼓励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通过这种方式,妈妈在传达批评的同时保持了积极的亲子关系,让小A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从而更有动力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04

使用“夹心饼干”批评法也要注意

在使用“夹心饼干”批评法时,在实践时,为了确保批评的有效性和积极性,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真诚性和诚信

在传达批评之前,确保你的意图是真诚的,而不是出于恶意或批评的目的。只有当批评是出于关心和帮助的目的时,才能有效地使用“夹心饼干”批评法。

平衡性

确保正面和负面反馈的比例是适当的。不要让负面反馈过于压倒正面反馈,要保持平衡,让同学感受到被肯定和被认可。

尊重和理解

在传达批评时,要用尊重和理解的语气,避免指责或过于严厉的措辞。尊重同学的感受和独立性,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及时和具体性

批评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及时的,不要模糊的,也不要拖延或等到问题严重才进行批评。提供清晰的例子和情境,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倾听和开放性

在传达批评时,要倾听同学的反馈和想法,保持开放的心态。鼓励同学表达他们的看法和感受,建立互相尊重和理解的沟通氛围。

建设性

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旨在帮助同学改进和成长,而不是单纯地批评或责备。提供实质性的建议和支持,让同学知道如何改进和应对。

反馈循环

批评只是一个开始,要建立起持续的反馈循环,定期检查和评估进展,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进步得到持续支持。

家长和教育者在实践中,需要持续关注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和变化,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重要的是要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传达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运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亲密和稳固。

最终,采用“夹心饼干”批评法不仅 有助于提高青春期同学对批评的接受度,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姚福涛

稿件来源: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