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的某个宁静村庄,住着一位名叫马文蔚的老人,他的名字或许并未响彻云霄,但他亲手书写的六个字——“中国人民银行”,却如同烙印般深刻在亿万人的心田,成为了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书法作品之一。
▲马文蔚与在中国人民银行标识下合影
1949年,新中国如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时代,货币改革成为了国家建设的重要篇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应运而生,肩负着发行新版人民币、稳定金融市场的重任。
而“中国人民银行”这一庄严而神圣的名称,正是出自马文蔚之手。他并非出身显赫,也没有显赫的背景支撑,仅凭一腔热血和对书法的热爱,他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他开玩笑,36岁那年,他因遭人诬陷而失业,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然而,命运又为他开启了另一扇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得到了一位好友的帮助,凭借一封“工作介绍信”,他踏入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大门,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在这里,他凭借自己深厚的书法功底,很快便得到了行长南汉宸的赏识。
南行长对马文蔚的书法才华赞不绝口,更邀请他为新版人民币题写行名。这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说,无疑是至高无上的荣耀。马文蔚欣然接受了这一邀请,他挥毫泼墨,轻松写下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这六个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美感。南行长看后连连点头称赞,但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效果,他还是要求马文蔚再写一遍。
马文蔚临《张黑女墓志》
于是,两人开始了逐字挑选、反复斟酌的过程。他们精益求精,直到每一个字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最终,这六个字被定格在了新版人民币上,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马文蔚先生对自己书写人民币汉字之事一直守口如瓶,从未对外透露过。直到1980年代初,因为一则关于“冀朝鼎书写人民币汉字”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马老先生才不得不向女儿透露了真相,并写信到央行澄清事实。
经过专家的鉴定与证实,这些字确实出自马文蔚之手。央行为了表彰他的贡献,给予了他相应的稿费和专款用于改善住房条件。从此,马文蔚的名字与人民币紧密相连,成为了中外闻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与人民币一起,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经典与传奇。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布鉴定结果的公函
马文蔚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只要怀揣梦想与热爱,坚持努力与奋斗,就一定能够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