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024年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在宁夏大学顺利召开。来自6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物管理部门、文旅企业的120余名学者共聚宁夏银川,共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成果。
据宁夏大学人文与民族学学部部长、民族与历史学院院长杜建录教授介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是教育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导下,由宁夏大学承办,科研院所、文博单位和文旅企业参与,旨在发掘丝路文化遗产新价值,探索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新模式,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学术平台。自2022年承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3届,在业界已形成了很好的学术声誉。
开幕式上,宁夏大学丝路西夏文创中心与银川文旅集团贺兰山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贺兰山岩画人面像系列徽章文创成果转化协议,与甘肃省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签订了“乐在五凉”系列文创成果转化签约。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来自兰州大学魏文斌、香港中文大学艾敏慧、敦煌研究院赵晓星、内蒙古阿拉善盟博物馆馆长张震州,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蔡波涛,宁夏大学曾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建军、宁夏大学彭向前、浙江大学高奕睿、中国人民大学索罗宁、宁夏大学曾丽荣等10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古墓葬遗址的数字化保护,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国际交流、岩画资源保护利用,敦煌藏经洞及其出土品保护与利用、国家考古公园建设、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研究、新疆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陕甘宁革命文物等议题作了大会报告,介绍了各自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据了解,本次学术会议收到论文160余篇,内容主题有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文化遗产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质生产力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非遗活态传承等覆盖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多个核心领域。
会议中,与会学者还将就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文物考古新发现,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丝路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等议题开展研讨活动。(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