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和保护区,也是越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之一。此刻,总台记者李艳君就位于湖南岳阳市屈原管理区的东古湖湿地,现在南迁的候鸟情况如何?今年有什么新变化?一起来看:


总台记者李艳君:我身后40多米的这片水域,就有一大群小天鹅在停留聚集。这是它们连续第五年从西伯利亚飞来东古湖度冬。刚过小雪节气,湖南也是从这周才开始降温转冷,目前小天鹅数量不多,约1000只,以往这时候早已聚集了3000多只。

总台记者李艳君:今年我们观察到两个新变化:第一个是“在这安睡”。


总台记者李艳君:东古湖是洞庭东岔的内陆湿地,小天鹅的越冬生活一般是白天过来打卡,晚上往西,飞回到洞庭湖腹地过夜,但今年部分小天鹅晚上不回去了,就在这安睡,也体现东古湖生态环境的绝对安全。


总台记者李艳君:第二个是“结朋交友”。在这群优雅的小家伙中,经常会出现一群白鹤的身影。它们所在的这片水域是藕塘,眼下正是挖藕季,像残留的嫩根茎都是它们爱吃的。遇到水深处,小天鹅吃不到,高大的白鹤把头探到水下叼上来后共享美食,很是惬意。


总台记者李艳君:说到小天鹅,很多人会疑惑它和大天鹅外形相似,到底怎么区分呢?首先肯定是体形,强壮的雄性大天鹅体长可达1米5;小天鹅体形稍小,大约1米1;但野外一般没什么参照物,很难衡量大小。候鸟专家说关键看“喙部”,这两种天鹅喙部都是黑色和黄色。左图黄色区域大的是大天鹅,右图黄色区域小的是小天鹅。


总台记者李艳君:这是小天鹅连续五年来这越冬,这背后还有一段还林还湿意外之喜的故事。屈原管理区处在湘江、汨罗江注入东洞庭湖的交汇处,是一片种粮的沃土,过去是个国营农场。东古湖在当地人印象中就是一个沼泽洼地。这里地势低洼积水成湖,但也曾一度因农业面源污染水体聚集,湿地生态受到影响。


总台记者李艳君:2017年,林业部门启动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工程,通过渠系疏浚、自然修复等措施,开展“被损”小微湿地修复。水体进入湿地后,先在沉淀池沉淀杂质,再通过一级一级的梯级强化净化区,这里面种植了薹草、南荻、苦草等31种湿地植物,这些植物的自然修复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最后流过稳定池后再排湘江。净化后水质从五类降至三类,达到环保安全排放的标准。现在随着当地推广生态种粮、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从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水体的逐步减少。


总台记者李艳君:生态环境改善后,意外之喜从2020年开始,东古湖陆续出现大量越冬候鸟,特别是西伯利亚小天鹅,最多时有5000多只,这里还观察到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白头鹤等国家保护动物共57种。今年初东古湖湿地水鸟调查中记录到17000多只越冬候鸟。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候鸟来东古湖越冬。

解码候鸟安家洞庭湖的秘密

湖南益阳市南县的舵杆洲地处南洞庭湖湿地核心区域,是许多珍稀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栖息地和中转站。眼下,正值候鸟南迁的季节,灰鹤、白琵鹭、绿翅鸭等首批南迁候鸟已抵达舵杆洲,当地巡护监测,食源地建设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共同守护候鸟迁徙安全,来看记者的探访。

每天清晨,舵杆洲管理站站长陈新和同事都会带上高倍望远镜等设备,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


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县舵杆洲管理站站长陈新:最近我们巡护的重点是观测和记录候鸟迁徙到了的情况,特别是近几天气温的降低,候鸟迁徙到我们这个区域的数量爆发式增长。昨天、前天观测到的数量大概是1200只,今天目测的数量应该是上到了3000多只。数量的激增也是我们关注、巡护的重点,到了一些什么鸟类、数量的规模等等,然后觅食、栖息的情况,是否有人为对栖息地干扰,甚至破坏的情况。


陈新是湖南南县舵杆洲管理站站长,从他的爷爷辈开始就扎根在湖南的南洞庭湖舵杆洲区域,今年46岁的他已经有27年的守洲经历了,每年有6个月以上的时间与候鸟打交道。


陈新巡护的舵杆洲区域位于洞庭腹地,占地面积2.8万亩,区域内的薹草是雁鸭类候鸟的主要食源,经过仔细地观察,陈新发现往往到了候鸟越冬季节的时候,薹草已经枯黄,不适合鸟类食用。


除了提前收割薹草,为候鸟提前建设好食源地之外,当地还通过水生植物恢复、微地形改造等措施,为候鸟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目前,舵杆洲区域已有灰鹤、豆雁等1万多只冬候鸟先头部队抵达这里。


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县舵杆洲管理站站长陈新:冬候鸟到来的高峰期,巡护措施力度要加强,管护、巡护的频次要增加,充分利用监控的智慧平台实行全天24小时的视频监控。大规模候鸟的到来,以及以后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像冰雪天气的情况,我们也做好了人工投食的预案,保证食源的充足。以此来保护候鸟在我们南洞庭湖能够顺利越冬、愉快越冬、安全越冬。

编辑/朱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