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历史中,1948 年春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事件。林彪与粟裕,这两位军队中最能打的指挥员,竟然同时对中央作战部署提出了反对意见,这让毛主席都始料未及。然而,最终毛主席只是批评了林彪,却对粟裕大为赞颂,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粟裕当时反对的是派兵跃进江南。中央作出这一决定,是鉴于 1948 年初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取得了良好效果,认为这一战术可以继续沿用。于是,毛主席在此基础上提出千里跃进的意见,即从华东野战军中抽出三个主力纵队向武汉进发,过长江后转到江浙一带。中央军委经过研究认为此主意不错,便形成决议,连番号都定了下来:东南野战军。但没想到命令刚下达到华东野战军,就遭到了粟裕的反对。

粟裕是一位性情温和、谦逊有礼的指挥员。他虽指挥千军万马,却做事留有余地,说话做事从不过头,对上级命令也向来很少有意见。在华野中,粟裕是副司令员,因年轻资历尚浅,难以镇住老将们,每次都需陈毅力挺才能维护指挥官的权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好人,却对这次命令提出了反对意见。他的理由是没有根据地作战伤亡较大,将主力部队抽走后,余下部队可能无法抵抗国军猛攻,沂蒙老区可能遭到国民党破坏。若主力部队留下,就有机会在中原打仗。


毛主席听完粟裕的理由后,又问道:“中原国军主力集中,不是不好消灭吗?最开始不是你们这样说的吗?” 粟裕虽感觉到主席的不高兴,但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只要主力部队留下,就有可能打大歼灭战。面对粟裕的表态,毛主席很是赞赏。要知道中原国军主力不仅有先进武器装备,战斗力强悍,很多人还参加过抗战,有丰富作战经验。而粟裕既然这么说,定是有把握打败该军队。因此,毛主席将挺进东南的决议搁置下来。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类似将领据理力争改变战略决策的案例。比如长平之战前,赵括的母亲就曾反对赵王任命赵括为将,认为赵括缺乏实战经验,不能胜任。虽然赵王没有采纳,但这个案例也体现了不同意见的重要性。


在粟裕对提议作出反对的同时,林彪也反对中央意见。中央给出的意见是东野全部主力出动,从吉林南下后向沈阳、锦州进攻,将东北国民军全部阻挡在关外,就地歼灭,防止其与傅作义的军队汇合。因为东北国民军当时兵力有 55 万,傅作义部队人数有 50 万左右,两支部队合股兵力达百万左右,确实难以吃下。然而,林彪死活不愿意,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沈阳和锦州离后方补给基地较远,有 600 多公里,来往不便。而且长春地区的 10 万国民军会切断后勤补给线。他认为可以先攻打长春,等沈阳地区的国军前来支援时一举歼灭。

毛主席在听到林彪这样说后,同意了他先攻打长春的想法。但林彪尝试攻打长春后,觉得打不下来,于是向中央表示不打长春,选择南下。毛主席自然同意,让他去攻打锦州和沈阳,可林彪又不同意了,还找出很多理由,总之一句话就是等。毛主席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慢慢开导他。最后林彪想了一个折中的方法,毛主席也同意了,可到出兵的时候,却没见他有任何动作。于是,毛主席不再惯着他,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


毛主席对粟裕大为赞颂,是因为粟裕在提出反对意见时,有理有据,从实际情况出发,为了战争的胜利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林彪虽有自己的理由,但在执行中央决策时犹豫不决,多次反复,影响了战略部署的推进。这一事件也体现了在战争中,正确的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同时也需要将领们有担当、有决断,为了胜利敢于直言和行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