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医院,女人躺在冰冷的走廊上,挣扎了整整两天才咽了气。护士整理她的遗体时,突然发出惊呼:“她的手心里有字!”周围的人纷纷凑过来,看清女人手心的12个字时,大家都哽咽了。
这短短的一行字,正是一代评剧大师“小白玉霜”最后的悲惨写照,她的一生精彩却又悲惨,最终还是如同飘摇的浮萍被时代的浪潮吹散了。
“小白玉霜”去世的时候,她的手心只留下了一行字“我没有文化,你们不要欺负我。”
前来为她收殓遗体的亲人好友看到这句话无不动容,对于“小白玉霜”来说,离开也许是一种解脱,因为她的一生实在是太凄苦了。
1922年,没有改艺名的“小白玉霜”还叫作李再雯,小名福子,出生在山东一个贫苦的家庭中。
因为家乡闹了饥荒,年仅五岁的她跟随父母四处逃难,吃了不少苦,还被双亲卖到了剧院中。
或许是从小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李再雯的性格机灵懂事,学戏的时候更是十分刻苦,即便被责骂也忍着不哭,一遍遍做到最好。
当时已经拥有名气的评剧演员白玉霜将她收为了养女,悉心教导,平时对她十分严厉,但是也让她形成了独立自强的人格。
白玉霜是评剧界的著名人物,她作为白派的创始人,拥有过硬的实力和丰厚的资源,能够成为白玉霜的养女和亲传弟子其实是一件值得被羡慕的事情。
随着时间流逝,李再雯将养母白玉霜的神韵和技巧掌握了大半,在她的扶持下,也开始登台演出。
虽然刚开始很多观众都是冲着养母的名气才前来观看,但是几乎每个人都会被这个拥有天赋的小姑娘给吸引。
在一次次磨炼中,“小白玉霜”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逐渐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十六岁那年,白玉霜的不告而别,让“小白玉霜”不得不肚子登台演出挑大梁,这对年轻的她来说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战成名的机遇。
让人意外的是,“小白玉霜”继承养母唱腔的同时还保留了自己的特点,扎实的技巧让她一举成名,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后起之秀。
在事业上,“小白玉霜”稳扎稳打,凭借一部部经典剧作,收获了好评,成为了艺术大家。
然而或许是因为从小缺少亲情的滋润,“小白玉霜”对家庭十分渴望,但她的感情之路十分坎坷,一生都没有寻到一个值得托付的知己,甚至落得了一个被辜负的下场。
这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也是她离开人世的直接原因,失望和困惑犹如毒蛇紧紧缠绕着她,最终让她失去了走下去的希望,选择离开了这个世界。
新中国成立之后,“小白玉霜”积极响应号召,转而演出了一大批革命性质相关的戏剧,是建国之后戏剧发展的代表人物,对评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小白玉霜”的陨落对整个戏剧行业来说都是一个不的损失,她为人大方直爽,去世之后,许多老友都十分怀念她,如今仍有戏迷跨越时光缅怀这位著名大师。
资料来源:《新凤霞回忆录》1980年版,百花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