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军进行首次大授衔。根据授衔标准,很多已经离开部队或进入地方工作的同志将不再参与此次授衔。

然而,在这次授衔时,却有一个人例外。有这样一位将领,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部队,在军中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但在这次授衔时,他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军区首长甚至亲自将授衔命令送到了他手中,向他敬礼祝贺。

这位将领就是陈奇。



1910年,陈奇出生在河南新潘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逝,母亲一人拉扯他们兄弟三人长大。为了帮母亲减轻养家的负担,陈奇和哥哥们从小就给地主家当雇工,放牛、种田,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

1930年,红军来到他们的家乡开展土地革命,宣传革命思想。从未上过学的陈奇第一次受到了思想上的震撼。

潘新的土地大多掌握在大地主、土豪手中,多数农民没有土地,双方之间矛盾尖锐。红军来到这里后,打土豪、分土地,设立乡农会。陈奇认识到这支队伍是真正为穷苦老百姓的队伍。

于是,陈奇也参加了红军,并随军离开了家乡。然而,红军走后,陈奇的两个哥哥却被残忍杀害,母亲也被赶出了村里活活饿死。一夜之间,家里就剩下了陈奇一个人。这更加坚定了陈奇参加革命的决心。



1931年6月,陈赓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在之后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陈奇随军四处征战,转战南北,在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也从一个普通的战士,一步步成长为了军中优秀的指战员。与此同时,他身上也留下了光荣的痕迹,先后九次负伤,却从未萌生过放弃作战的想法。

1934年4月,陈奇出任27师80团的营长,率部参加了反“围剿”斗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陈奇随第四方面军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经历了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前后围追堵截,最终胜利抵达陕北。



不久后,陈奇又随西路军西征,这段经历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难忘、最惨痛的经历。期间,他的部队被打散,他身上也多次受伤。

由于当时正值寒冷的冬天,陈奇既要经受冰天雪地的寒冷,又要躲避敌人的搜捕。于是,他只能昼伏夜出,一边向延安方向走去,一边寻找部队。

然而,他扮作乞丐要饭时,不幸被敌人发现并逮捕。虽然被捕了,但陈奇营长的身份却一直隐藏得很好,他被关押在了兰州,跟许多被捕的西路军战士关在了一起。

不久后,敌人将陈奇等人押往西安。途中,在经过甘肃平凉时,陈奇凭借自己的聪明逃了出来,并遇到了刘伯承率领的援西军。陈奇也得以重新回归党和红军的怀抱。



1937年,陈奇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受训。毕业后,他奉命前往山东根据地,出任山东纵队四支队一团副团长。1939年,部队整编,一团整编为基干一营,陈奇出任营长。

此后,陈奇凭借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率领部队先后在战场上打下胜仗。他的职务也随部队整编、变化不断变化。期间,陈奇十分重视战略战术的应用,并带出了一个“英雄连”,部队的攻坚能力也在全军颇受关注和肯定。

由于长期奋战在最前线,陈奇积劳成疾,加之伤病后遗症的影响,他的身体多次亮起红灯。尽管如此,他始终抱病坚持在指挥一线。尤其在解放战争中,他的病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1946年,陈奇连续多日高烧不退,病倒了。他也不得不被送往医院治疗。一年后,身体刚刚有所好转,他便向组织提出回归前线作战的请求。但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组织将他安排到了地方部队工作。

1950年,时任95师师长的陈奇率部前往福建,参与解放台湾的工作。然而,途经南京时,他的病情突然发作,咳血严重,被紧急送往医院。

陈奇的病情已经不允许他继续留在部队了。于是,他主动提出了退役,并来到青岛疗养。就这样离开了军队。



1955年评衔时,组织上经过讨论研究,决定特别批准陈奇参加评衔工作,以表彰他在革命战争年代作出的伟大贡献。

尽管陈奇最后的任职是师长,但他还是被评为了准军级,并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1956年4月29日,在被授予少将不到一年的时间,陈奇便在南京病逝,英年早逝,令人痛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