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河南郑州,一个周一的晚上,我在社区广场散步,看到一个初中生模样的姑娘在那儿遛猫,带着好奇我就走上前去试着和她攀谈起来。

我问她读几年级了,她说读初三。我一听她说读初三,内心就起了疑惑,无论是个人的经历还是现在如此内卷的教育生态,一个初三的学生不正应该是挑战夜战的时候嘛,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这么清闲吧!

我于是继续问她,你们初三晚上不上晚自习吗?她说她没有上晚自习,她们初三是要求上晚自习的,可以上也可以不上。听了她的回答,我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就问她为什么不上晚自习呢?她说初中毕业之后就准备出去打工了。我一听她说这话脑海里立即冒出来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儿——躺平,而且我心里面思忖着估计这个姑娘学习成绩也不怎么样,要不然她本人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她的家长也不会这样如此地放纵她。



看着她这个年龄本该发奋苦读,居然晚上还能如此清闲出来遛猫,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心里也没那么多疑惑了,在读书这条路上她就是彻底躺平了,无论自己或者家人可能都明白她不是读书的料。想到这里,我不知道是该替她高兴还是悲哀,这或许就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吧,人生没有必须如何!

看她还挺健谈,而且并没有拒绝和我聊天的意思,于是我又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尤其关于她们初三学生上课及作息的事情。她于是还饶有兴趣地给我讲了她们上课及作息的时间。

她说学校要求早上6:50就要到校。听她说着我就在想,这就意味着她们这样不寄宿的初三学生早上6点多就要起床洗漱,然后吃早饭,当然这早饭可能是父母或爷爷奶奶更加早起做好的,也有部分学生是在街上买些早餐,比如包子、豆浆、手抓饼之类的。吃过早饭之后再由家长送到学校,当然离学校近一点儿的也有步行到学校的,也有骑自行车或电动车自行到校的,这就开始了紧张的一天。

到学校之后就是第一节早自习,要上到7:50,然后适当的休息调整之后,8:10就开始了上午的学习,上午要上四节课,课间也都会有短暂的休息时间,上午上课要上到12:10,然后中午就在学校里面吃饭。我顺便问了一句,早上6点多吃早饭,然后一直到中午12:10分才可以吃午饭,中间不会饿吗?她回答我说,同学们也是可以自己带一些零食的。

我问她中午可以回家吃饭吗?她说是可以的。但是几乎没有同学回家吃饭,因为中午学校有饭,虽然并不是学校食堂现做的饭,而是第三方餐饮公司的配餐,一顿饭13元。对于用餐,她特别强调了一句说她们用餐的时间只有20分钟,也就是12:10~12:30,紧接着就要回教室,就算是回家用餐的同学,最迟也要12:50分就要回到教室,然后有1小时的午自休时间,紧接着就开始上下午的前两节课。



值得一提的是,在下午前两节课与后两节课之间,中间会有半个小时的活动时间,也就是要到操场上跑步的时间。这是除了体育课和其他的课间10分钟之后,她们唯一能在学校集体活动的时间了。在我看来,如果每天能有半个小时的活动锻炼时间,这样也挺好。之后紧接着要上下午的后两节课,一直到18:20放学。

放学后如果要选择继续上晚自习的话,那就要在学校用晚餐,餐标和中午的餐标一样。之后接着是晚自习三节课,要上到21:20分,这就是一个初三学生在校的一天。如果不在学校上晚自习,18:20放学后就可以回家了,显然这位女生并没有选择上晚自习,而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躺平不上晚自习。

一个初三的学生,忙碌、紧张、漫长的一天就是这个样子,大多数地方的学校也都差不多如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学生的苦和累,家长们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老师们似乎也很无奈,学生们也只能在这个系统内,要么适应、要么淘汰,而所谓躺平只不过是被淘汰换个说法而已。

当前,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的教育有问题,具体到在校时长这件事上,很多专家和学生家长都认为学生在校时间过长,进而会产生诸多的问题,比如压力过大、精神抑郁、身体肥胖、近视、兴趣爱好被压抑、学生思想被禁锢,缺乏创新和活力等等。

仔细想想哪一个学生不是这样过来的呢?远的我不敢说,从80后的学生说起,凡是读过初中高中的,哪一个不是早上6点钟就起床,晚上十来点才睡觉呢?我只记得刚读初中时,每周末回家就是躺床上一睡就是一天,再就是天天身体上火,当时没有内卷这个词,只是觉得上学又苦又累。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了,改革开放也40多年了,教育也一直在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政策也是层出不穷,可应试教育依然大行其道,素质教育终究是光打雷不下雨,天天喊着给学生减负,给教师减负,给家长减负,可是负担不仅一点儿没减下来,而且越减越重,这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教育改革是失败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有问题的。

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在为人父母的文化水平和见识越来越高之后,在教育这件事上,越来越多的人觉醒了。很多所谓的专家和公知纷纷痛陈教育的弊病,甚至出现了一些异样的声音,比如呼吁家长不能和学校教师并肩作战,因为目标不同,甚至还有一些声音更加激进,在一步一步地撕裂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孰是孰非,莫衷一是。

说一千道一万,老百姓再多的觉醒,专家和公知再多的呼吁,甚至发出再多不同于主流的声音,如果不对中考和高考进行改革,不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不把教育当成良心事业,只把学生和家长当成被宰的羔羊,什么言论和指导意见也于事无补,就算是家长清醒了,学生清醒了,社会清醒了,又能如何呢?这可以说就是普通百姓的宿命吧,只能在洪流中被裹挟着向前而毫无抗争之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