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这四个字,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早就变了味儿!
曾经以为,同学情谊是这世上最纯粹的情感之一,不掺杂任何利益,无关任何地位,只是单纯的彼此陪伴,共同成长。
可当我们踏入社会,经历了职场的尔虞我诈,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后,再回首,却发现,曾经的纯粹,早已被现实的尘埃所覆盖。
屏蔽了多少个同学群?多少次婉拒了聚会的邀请?又或者,多少次硬着头皮赴约,却感觉如坐针毡,像个局外人!
猝不及防跳出来的同学聚会,有四类人逢叫必到,三类同学怎么请都请不来,你是哪一种?
是维系青春回忆的纽带,还是盘算利益的地方?
学生时代没有职场的尔虞我诈,没有生活的鸡毛蒜皮,那个时候只有纯粹的学习、玩耍和友谊,那个时候无忧无虑的时光,是很多人心里最美好的回忆。
回到过去,你还能记起当年一起逃课、一起抄作业、一起暗恋隔壁班的TA吗?
这些共同的经历,也成了日后和同学们之间的情感纽带。即使多年未见,再次相聚依然能找到共同的话题,感受到那份熟悉和亲切!
可青春就在大家猝不及防的时候,悄悄从指缝中溜走,曾经亲密无间的那群人,情感的纯粹也在经受考验。
有些无话不谈的朋友,如今可能因为不同的生活轨迹、不同的价值观而渐行渐远......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进入不同的行业,拥有不同的际遇;可就算大家有了微信这些社交软件,仍然还是希望举办同学聚会。
毕竟对很多人来说,那里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好平台!
和在各行各业参加工作后的老同学们聚在一起后,你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发展趋势,学习到不同的专业知识,甚至找到合作的机会。
人脉网络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拓展,说不定哪天,你就能在同学聚会上遇到未来的合作伙伴、未来的客户,甚至未来的另一半!
因为现在按上加速键的生活节奏,很多人却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加入,这才让同学聚会变了味儿。
那参加还是不参加聚会的同学们,都是哪一类人呢?
性格迥异的同学们,都是怎样参加同学聚会的?
咱们先来讲讲热衷于同学聚会的那几类人,对老同学见面,他们趋之若鹜,却各有不同的目的!
炫耀型:在同学聚会上,有种老同学精心打扮,盛装出席,迫不及待地想在老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成功”。他们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辉煌事迹,享受着众人的赞美和羡慕。
不经意间提起自己的人脉资源、财富地位,以此获得他人的关注和尊重。对他们来说,同学聚会更像是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地方。
社交型:他们这类老同学天生热爱社交,喜欢热闹的氛围。同学聚会对他们来说,就像一场大型的社交派对,根本不在乎聚会的目的,也不在意他人的评价,只要能玩得开心就好。
通常这类人是聚会上的活跃分子,能够迅速与大家打成一片,活跃现场气氛!
寻求帮助型:还有一种希望参与同学聚会的人,很可能是因为在生活中遇到困境,希望通过老同学的关系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聚会上总会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寻找合适的时机提出自己的需求,期盼着曾经的同窗之谊能够为他们提供帮助。
怀旧型:这类人喜欢去同学聚会,目的非常单纯,就是为了寻找没有职场的压力,没有生活的琐碎,只有单纯的学习和玩耍,以及和同学之间纯粹的友谊。
对这类人来说,他们最想要和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简单叙叙旧,回忆曾经的点点滴滴,寻找已经逝去的青春。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参加,而几类人,总有说不出的苦衷!
压力型:对于工作比较繁忙的人来说,他们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同学聚会。不是他们不想去,光是工作就已经够他们忙了,更不要说像同学聚会这种事情。
每天被繁琐的工作和生活压迫,他们身心俱疲,没有精力去应对额外的社交活动。
自卑型:害怕被比较,维护最后的自尊对于一些在生活中遇到困境的人来说,同学聚会是件挺扎心的事儿。
他们不想被同学问来问去,也不想让人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害怕被他人同情或嘲笑,宁愿独自承受生活的压力,也不愿在老同学面前丢面子。
恐惧型:这类老同学本身就有社交恐惧症,无力融入集体,毕竟有些人天生不善交际,对大型的社交场合感到恐惧和焦虑。
同学聚会让他们压力山大,感觉很别扭,宁愿躲在自己的舒适区,也不愿强迫自己融入热闹的氛围。
也正是这几类人的出现,才让同学聚会变得更有意思。
同学情谊的真与假
如今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内卷”还成了一个热门词汇。而这种竞争压力,也渗透到了同学聚会里,让聚会不再变成单纯的叙旧!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就连早就分开多年的同学关系,也不例外。
那些纯真的友谊,可能会被掺杂进利益、攀比等因素。有些人会利用同学关系牟取私利,有些人则会因为嫉妒或竞争而疏远曾经的朋友。
参加还是不参加同学聚会,不管怎么说都是个人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你想要什么,你的价值观是什么。
同学聚会的初衷是联络感情,重温旧时光。
千万不要让这种充满情谊的聚会,变成炫富攀比、拉关系走后门的场所,沦为一场“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