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7日,是我国首次进行核试验的日子,周恩来总理召集了张爱萍、贺龙、陈毅等领导人在紫光阁的总理会议室召开会议。

突然张爱萍起身告别,说要提前去参加一个外事活动。但是在张爱萍准备迈步走出房间之时,周恩来总理叫住了他,张爱萍转身疑惑地看向周总理,周总理抬起头指着张爱萍的口袋说:“你搜一搜”,接着还补充一句:“保密无小事”。



张爱萍

张爱萍自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中国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忠实拥护者。张爱萍同志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学习的一生,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无私付出的一生。但是为什么这样具有强烈责任感和高度事业心的张爱萍同志,会受到周总理的质疑呢?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张爱萍临危受命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结束时,美国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这是原子弹第一次在世界上爆发,两颗原子弹一瞬间就毁掉了两座城市,这个威慑力足以令世界震惊。

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在此次战争中曾6次想要使用核武器。第一次是1950年7月11日,美国为防止苏联出兵,于是在英国的空军基地部署装备核武器的B29轰炸机。第二次是1950年7月31日,由于美军和联合国军在朝鲜的不断溃败,美国总统杜鲁门希望可以在远东部署预先进行核打击准备。第三次是1950年12月1日,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入朝,在经历了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之后,美军和联合国军威风全失,美国担心中国志愿军会发动全面攻势,于是将原子弹运到了远东。第四次是1951年4月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认为中国在鸭绿江边集结大量部队,苏联在库页岛集结大量潜艇,是企图彻底占领朝鲜和攻占日本的准备,于是让第九轰炸机中队送了9枚原子弹到关岛。第五次是1952年6月,朝鲜战争已经停战将近一年,为了应付中国志愿军空军日趋强大的实力,所以美军打算在朝鲜部署F84战斗机。第六次是1953年5月,美国为了尽快结束朝鲜战争,防止中国志愿军和朝鲜军队违反停战协议,于是制定了远东核空袭计划。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的经历让我国深刻的认识到发展核武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现在需要实现国防科技现代化和革命军队现代化。中国一直以来有一句古话叫“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虽然在这次战争中,我们获得了胜利,但是我国目前还在军事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因此我们必须改变。

1954年严峻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发展核武器提供了新的机遇。1954年发生了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美国不断使用核威慑希望中国做出让步,于是中国向苏联求助,苏联也认为周边中国的安全对苏联也至关重要,于是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火炮、枪支及其他武器,还派遣了军事专家。1955年,台湾蒋介石来犯,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其赶出广州潮汕等地,并且一举解放了大陈岛、江山岛等地。与此同时,毛主席在中国书记处,召见李四光、钱三强等科学家关于原子能的报告,做出了发展属于我们中国的核武器的战略决策。



李四光

1958年,苏联给我国援助了大量的原子核技术人员,并且还帮助我国在罗布泊建成了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可是在与美国争霸的同时,苏联也展露出了其大国沙文主义的一面,苏联希望通过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将中国作为苏联靠近沿海的军事基地,企图将我国控制在手中,就这样,两国开始交恶。

1956年,赫鲁晓夫在没有通知我国的情况之下,单方面撕毁协议,并且将所有的专家运送回国。看到新闻的各国都认为中国的原子弹是不能成功了,同时中国当时还经受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原子核研制小组

原子弹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研制成功的,不仅需要大量的研究经费,还需要非常专业的军事技术的指导,没有了苏联专家的帮助,中国的原子弹事业该如何继续发展?对于这个问题,当时中央的官员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声音,“不能为了一头牛,饿死一群羊”的思想占据了主导,有人说中国人现在连饭都吃不起,不应该花费这么多的人力和物力做原子弹的研究。

可是,如果我国一天造不出原子弹,那么我们就会一天处于美国的核威胁之下,而且中国目前的处境也非常严峻。



毛主席和周总理

于是,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中央决定派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张爱萍担此大任,让他去代表中央和中央军委了解中国原子能的发展情况。

张爱萍首先访问了青年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先生,同时还邀请了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的刘西尧。张爱萍在刘西尧和朱光亚的带领之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对原子弹实验的地点进行了详细的探查。

在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走察探访之后,张爱萍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如今研究原子弹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是当前由于我国的技术人员的经验不足,在组织和协作上需要更多的磨合。并且张爱萍还指出,原子弹将会在1964年完成。



中国原子核探查员

张爱萍的这份报告,中央高层对研发原子弹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但是主席并没有立即执行这份文件上的内容,而是一直搁置到了1962年底。

1960年开始,我们国家的周边环境并没有好转,而是变得越来越危险。首先是印度,印度从二战以后一直与中国交好,虽然50年代因为英国撤出西藏问题,印度想要继承英国在西藏的既得利益。60年代因为中印边界问题,还制造了“麦克马洪线”事件,在中印边界建立了大量的哨所,中印关系开始急转直下,两国关系愈发紧张。



中印边界战争

同时,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危机”,蒋介石和美国在暗中勾结,随时随地的暗发冷箭。

1962年,毛主席组织成立了中国级别最高的专门研制原子弹的工程指挥部“中央专门委员会”,周恩来总理任职中央专委主任,张爱萍与聂荣臻等人任中央专委成员。

此后,中央专门委员会为研制原子弹不断努力着,研究原子弹的整个过程也变得高效起来。

经过不断地推敲、反复的思索,研制小组成功的对原子弹的爆炸过程进行了全程的模拟。在理论建设的同时,研制小组也在不断的为原子弹的加工原料不断的努力着。

周恩来严格为原子弹研发保密

1964年,刘杰在草原向北京传来电告,原子核模拟的最后一个技术性难题被解决,他们成功的模拟出了不带核燃料的原子弹爆炸过程。终于,我国的原子弹研究进入到了实验爆破阶段。

一次原子弹正式爆破的机会来之不易。张爱萍和刘西尧为了让原子弹爆破可以一次成功,他们一直往来奔袭于北京、青海、新疆之间,还对安装爆炸的钢塔不断的进行着准备。



张爱萍

然而随着原子弹爆破的时间越来越临近,一件事慢慢涌上了周总理的心头,就是原子弹爆破的安全保密问题。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之下,美苏自然是不愿意去打破核武器垄断的,更何况中美还是敌对关系,苏联与中国也因为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关系恶化,苏联还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中印边界枪机战,无一不使紧张的局势愈演愈烈。

周总理百般思索,这样的国际环境如果进行核试验,相信一定会对我国安全稳定形成巨大影响,于是他把刘西尧叫过来询问:“是否可以不进行实验?”,周总理也是考虑到在中国目前的处境下,进行核试验打击,会引来国际上别有用心之人的阻扰。

1964年9月23日,离国庆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周总理叫来众人商议原子弹爆炸的时间。众人最后将时间定在了10月15-10月20日之间。



周恩来

周总理对原子弹爆炸事情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为了防止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来窃取我国的情报,他对贺龙说:“你们把飞行师和高炮部队调到西北,在空中形成防空网线和火力网。”

随后,周总理又对外长陈毅说:“你可不能讲啊!”陈毅连连答应:“我不讲”。

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张爱萍起身对总理说了句抱歉:“今天外交部有一个活动,我得提前离会了,抱歉,周总理”。

周总理突然从沙发上站起来说:“你身上有没有带核试验文件?”张爱萍认真地回答周总理:“没带”。

周总理还是不放心,于是对张爱萍说:“保密无小事,你搜一搜口袋,千万不能把这件事说出去啊!”

10月16日,下午三点,随着一声倒数归零,一颗蘑菇云腾空而起,响彻天际,核爆炸成功了,中国人也有自己的核武器了。



原子弹爆炸

所有的工程师泪流满面,兴奋地拥抱着身边的同事。中国人为之努力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核大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