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渐冷,大批越冬候鸟已陆续抵达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保护区最新调查,已记录到46种、3万多只鸟类,预计11月底,将迎来候鸟到访东滩的高峰。


深秋时节的保护区核心区域风声和鸟鸣相互作伴,在开阔的水面上,鸟儿们相处十分和谐,绿头鸭、斑嘴鸭可爱灵巧,“明星物种”小天鹅优雅挺立,它们或是静静在水面休憩,或是将脑袋探进水中觅食。时有鸟儿群飞,盘旋后再集体降落,保护区壮美的生态画卷令人流连。

今年10月中下旬以来,南迁越冬候鸟如期而至,陆续抵达保护区。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科高级工程师吴巍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气温下降速度比较慢,目前到达保护区的候鸟数量相较往年少一些,但在种类上已经比较齐全了,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等为代表的越冬候鸟基本上都已经出现了。


两周前,保护区已经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数量突破四百只,这个数字目前还在持续增长中。得益于生态环境的修复整治,保护区每年记录到的候鸟数量在持续增长。吴巍介绍:“从2017年开始保护区首次记录到约160只小天鹅在崇明东滩进行了完整的越冬,随后每年冬季,崇明东滩小天鹅数量都有所上升,到2022年崇明东滩所记录到的小天鹅数量已经接近3000只。”

除了候鸟数量之外,近年来,一些珍稀濒危鸟类也先后现身东滩保护区,例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丹顶鹤、粉红燕鸥等都曾在崇明东滩被记录、观测。


千禧年之后,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在崇明东滩滩涂快速蔓延扩散,对本土植被底栖动物及鸟类的正常生长、栖息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这一严峻挑战,2013年起,东滩保护区开展了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最富有挑战的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生态修复优化工程,系统性实施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清除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对海三棱藨草等土著物种进行复壮和抚育,不断恢复长江口原生植被和底栖生物群落,完成生态修复区围内海三棱藨草维护2500亩、刈割芦苇2548亩,为迁徙水鸟提供了优质、安全、稳定的栖息场所。

目前保护区记录到的候鸟超过300种,根据每年的水鸟监测数据,在崇明东滩栖息或过境的水鸟可达十万只次以上。

去年7月,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鸟类科普教育基地经提升改造后正式开放,面向社会打开了一扇了解湿地和候鸟的生态之窗。正值秋冬观鸟季,感兴趣的市民可以通过“崇明东滩保护区”微信公众号了解预约。

记者:蒋晓燕

摄影:陈冲

编辑:顾佳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