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艾青山

编辑| 刘渔

图片来自官方

在如今的宜家门店里,诸如“更低价格”“超值低价”的横幅已经随处可见,这些低价商品几乎覆盖所有品类,连宜家餐厅都开始推出了折扣套餐。

这背后显然是家居行业的竞争加剧,连宜家都开始害怕自己的客户跑了。

事实上从2023年起,宜家便开始了低价策略,先后针对300多款产品降价,过去价格坚挺的皮沙发、书柜等产品也开始降价,甚至宜家还学习肯德基推出了“疯狂星期五”促销活动。

数据显示,2024财年(截至8月31日)中,宜家的低价产品已经占全部品类的50%。根据宜家中国披露,低价产品的销量已实现超70%的同比增长。

但换个角度来看,猛推低价其实也说明,近年来宜家的“性价比”优势已经不明显了。


在过去,宜家一方面依靠平板包装、逆向设计和供应链整合大幅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北欧风格极简主义设计俘获了不少中产用户,因此“性价比”一直是一家的重要标签。

但随着国内家居行业供应链效率的提升,以及林氏木业、源氏木语等本土品牌的崛起,宜家的优势也正被逐渐蚕食。

事实上,如今在大件家居品类中,宜家的价格并不便宜。比如宜家经典款“斯德哥尔摩”沙发长期被认为是高性价比的存在,但如今,国内规模较大的制造商可以以同等的价格,生产出更高质量的同类产品。

从成本结构上来看,宜家采用的仓库中转物流模式,尽管优化提效多年,但依然在成本上高于本土品牌的工厂直发模式。

从产品设计层面上看,林氏木业、源氏木语等本土品牌其实也并不逊色,性价比更高、品质更好的家居产品层出不穷。

数据显示,林氏木业曾通过一款椅子创下了3.6亿元的销售额,其门店数量也早已破千。与此同时,日本的宜得利家居(NITORI)也在中国快速扩张,仅2024年就新增至100家门店,预计未来十年计划达到900家。

宜家曾经引领的“宜家风”,正在被新品牌的多样化设计消解,而这些新品牌在线下渠道布局上也更加积极主动。

另外,宜家的产品质量问题似乎并不罕见,社交媒体平台中有不少用户对其吐槽,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宜家的品牌口碑。


从行业角度来看,中国家居市场正处于存量竞争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至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5%,住宅销售面积减少6.3%。受房地产下游需求疲软的影响,家具制造业虽在2024年回暖,但整体增速依然有限。

这意味着,行业整体市场需求正在萎缩,竞争焦点转移到争夺存量蛋糕。若房地产行业没有起色,那么家居行业竞争强度,恐怕也很难缓解。

因此宜家除了降价外,还尝试通过多渠道策略提升市场占有率。例如,宜家开设了设计订购中心,提供一对一的定制化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家居空间的需求。

同时,通过线上渠道的加强(如投资区域配送中心)和线下体验的优化(如荟聚购物中心的多业态融合),宜家也正在试图提升品牌的消费触达能力。

不过我们认为,宜家的核心问题依旧出在产品上,产品才是宜家变革的根本。在今天,“宜家风”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已经明显减弱,同时宜家家居大量应用在出租房中,成为了“租房标配”,这会降低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感。

好产品不是要一味的便宜和性价比,而是要提供给用户一个需求解决方案,用现在热门的词来说就是“质价比”。因此低价并不解决所有问题,宜家其实需要在低价的同时,找到提升产品质量、重塑品牌价值的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稿件内容沟通: 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号)

更多内容请关注

关注下方备用号,防止失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