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看懂了“武十回”,就读懂了水浒江湖。
可见,武松在水浒传里的分量还是很重的,像赤手打虎、醉打蒋门神,都让他成为民间传说中不朽的英雄。
而最让人意难平的,就是武松的断臂。
武松断臂
他的武功明明是超群的,也是梁山好汉中数一数二的存在,为什么非要断一臂呢?
其实把他人生中四个女人的名字读一遍,就明白了。
狭义武松
武松,无疑是《水浒传》中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他武艺高强,行侠仗义,是江湖上的传奇英雄。
有人说,武松的结局是“恶有恶报”的体现,他早年的杀戮,最终化作断臂的代价,冥冥之中似有天意。
武松
就像血溅鸳鸯楼那一幕,武松固然是为兄报仇,惩治奸恶,但他杀戮的范围却却远超了复仇本身。
这期间,他不仅手刃了张都监、蒋门神等直接仇敌,更是把张都监一家老小,甚至无辜的丫鬟仆役也一并屠戮了。
更过分的是,在怒火中武松似乎丧失了理智,变成了一个杀戮机器。
而类似的情节也在蜈蚣岭再次上演,面对王道人,武松除掉了这个“害虫”,却也迁怒于无辜的小道童,把他残忍的杀害。
这个无辜的孩子,仅仅因为一句话,就断送了性命。
武松
武松的杀戮,有时缺乏理性,甚至显得残忍,这种暴烈和冲动,最终也反噬了他自己。
光是从这两次事件中,就能显现出武松性格中暴戾的一面,同时也预示了他最终的命运。
不过事实上,武松并不是嗜血成魔的屠夫,他当初放走张巧莲的时候,就显示出了他并不是完全泯灭人性的。
还有他义助施恩夺回快活林,也展现了他侠义的一面。
然而,这种“善举”却与他的“恶行”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复杂的矛盾体。
武松
就是这种矛盾性,也在他对孙二娘的态度上有所体现。
十字坡酒店那会儿,武松明知孙二娘是杀人不眨眼的黑店老板娘,却因一顿酒肉,就和他们结拜为了兄弟,甚至没有丝毫惩戒之意。
也许正是这种对恶行的纵容,给他种下了日后不幸的种子。
而除了这一点,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武松生命中四个女人的名字,分别是潘金莲、孙二娘、玉兰和张巧莲,似乎也暗藏着他命运的密码。
把她们的名字连起来,就是“莲孙兰巧”,谐音过来就是“怜损烂敲”,分别对应着武松人生的不同阶段。
武松潘金莲
武松人生的不同阶段
“莲孙兰巧”,四个女人的名字,串联起武松的人生轨迹,也预示了他的命运走向。
“莲”,象征着武松的悲惨身世和坎坷经历,潘金莲的出现,打破了武松平静的生活,也把他卷入了家族的恩怨情仇。
在武松的前半生,是在为兄长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却也因此丢了官职,开始了逃亡生涯,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可谓“可怜”。
武松潘金莲
后来他结识了孙二娘,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损”点,这样一个开黑店的恶人,武松却与她结拜为兄弟,同样也预示着他日后断臂的命运。
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失去了左臂,这或许正是他放纵恶行的报应。
孙二娘张青
而在断臂之后,武松沦为了“废人”,人生更是陷入“烂”局,玉兰,一个被强迫嫁给武松的婢女,最终也被他杀死。
这体现了武松性格中的暴烈和冲动,也预示了他最终的命运。
断臂之后,武松心灰意冷,选择了出家,这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绝望。
武松玉兰
“巧”则象征着武松的皈依和解脱,张巧莲是一个被武松放过的女人,同样也象征着他最终的放下。
在六和寺,武松“敲”响木鱼,诵经念佛,试图洗涤过去的罪孽,寻找内心的平静。
对于这种解读,虽然带有一定的宿命论色彩,但也反映出武松人生的无奈与悲凉。
武松
所以说,“莲孙兰巧”不仅仅是四个女人的名字,更是武松命运的象征,也是施耐庵对人物命运的巧妙安排。
而和鲁智深相比,武松的结局就显得更悲凉了,鲁智深同样是杀人无数,但最终却在六和寺听潮圆寂,获得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
但武松却要承受断臂之痛,孤独终老,这种差异,或许在于两人对自身罪孽的认知和救赎。
武松
鲁智深最终皈依佛门,寻求心灵的解脱,而武松,似乎始终未能正视自己内心的矛盾,最终只能被命运的漩涡吞噬。
其实武松的悲剧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自身的性格缺陷,时代的局限性,还有宿命论的色彩,共同构成了他悲剧命运的底色。
还有武松性格中的暴烈和冲动,也是他悲剧的内在因素,他嫉恶如仇,却也容易被情绪左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就比如血溅鸳鸯楼,怒杀无辜,都是他性格缺陷的集中体现,这种冲动,最终也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要说对武松影响最大的,还得是招安,梁山好汉都在宋江的带领下接受了招安,却也因此走上了“绝路”。
鲁智深、武松
招安的悲剧
宋江的招安,是梁山好汉命运的转折点,也是武松悲剧的催化剂,招安的道路,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不归路。
梁山好汉,虽然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却最终选择了招安,这注定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说到底,梁山就是败在了宋江的手里。
宋江
宋江作为梁山的第三任寨主,他的心里一直都有招安的想法,在得到兄弟们的信任之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可是,梁山上的好汉大多都是些朝廷的罪人、或者和朝廷对立的人,所以宋江的这一做法,也算是直接把兄弟们往火坑里推了。
所以在这期间,大多数的兄弟都是持反对的意见,纷纷抗议了起来。
但即便是这样,他们最终还是跟着宋江一起接受了招安。
梁山好汉
武松,虽然反对招安,却无力改变大势,最终也被卷入了时代的洪流。
为了所谓的“忠义”,梁山好汉们被迫卷入朝廷的政治斗争,成为了统治阶级手中的棋子。
就是一场征方腊,让所有兄弟们都分崩离析,死的死、走的走、散的散,梁山就此结束。
就连宋江也因为一杯毒酒结束了生命。
宋江喝毒酒
他们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最终却落得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
而武松的断臂,正是这场政治悲剧的牺牲品。
虽然说这条路是梁山的必然走向,但对于这一结果,实在是有些令人唏嘘。
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被包道乙的飞剑斩断左臂,这一情节,充满了象征意义。
包道乙代表着朝廷的权威,飞剑则象征着皇权的暴力,武松的断臂,象征着个人在权力面前的无力,也象征着梁山好汉的理想最终被现实击碎。
和其他梁山好汉相比,武松的结局就更显得无奈了,因为李俊、燕青、柴进他们,都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成功逃离了朝廷的控制,也获得了相对自由的结局。
这期间,李俊远渡重洋,成为了暹罗国主,燕青浪迹天涯,逍遥自在,柴进辞官归隐,安享晚年。
可以说,他们都看清了招安的本质,选择了明哲保身,而武松,却始终忠于宋江,忠于所谓的“兄弟义气”,最终只能承受命运的捉弄。
更讽刺的是,明明当初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宋江招安的是武松,可最后他却妥协了,甚至还在招安的过程中,丢掉了一只胳膊。
武松
而武松的悲剧,也体现了英雄的无力感,他武艺高强,义薄云天,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他就像一叶扁舟,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最终漂流到一个无法预知的彼岸。
其实施耐庵塑造武松这个人物,并不仅仅是为了歌颂英雄,更是为了反思时代,警示世人。
通过武松的命运,也告诉了我们“因果报应”的观念,就像武松早年的杀戮,最终导致了他断臂的结局。
可见,即使是像武松这样的英雄,也无法逃脱时代的枷锁。
武松
事实上,武松的悲剧,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自身的性格缺陷,时代的局限性,还有宿命论的色彩,共同构成了他悲剧命运的底色。
而武松性格中的暴烈和冲动,是他悲剧的内在因素,他嫉恶如仇,却也容易被情绪左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武松的断臂,也并不是简单的肉体残缺,更是精神上的创伤,它象征着英雄理想的破灭,也象征着个人价值的丧失。
在失去左臂后,武松失去了战斗的能力,也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他最终选择遁入空门,或许是出于无奈,或许是寻求解脱。
和其他梁山好汉的结局相比,武松的结局更显得悲剧了,宋江的死,固然令人惋惜,但他的死是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