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镇是綦江远近闻名的历史名镇和文化古镇,依岩傍水、移步换形的东溪古镇,是独具东溪辨识度的文化标识,承载着东溪人的文化乡愁。激活这些历史和文化元素,让这座有着厚重底蕴的千年古镇,找到了现代化的行进方向。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场景中,东溪镇将历史与现代有效衔接,将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以“巴渝第一场、盐马古道津”为文化内核的古镇风情和以城乡融合为发展路径的乡村振兴示范区,走出了一条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古镇现代化之路。



古镇荣光的前世传奇

走进东溪古镇静谧而悠长的街巷里,青砖黑瓦,木门铜锁,藏匿着这座古镇的沧桑岁月与前世传奇。东溪的古朴和宁静,如同一条时光的河流,讲述着东溪先民引以为傲的骄傲与自豪。

东溪是享有盛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声名远扬的“巴渝第一场”,自古以来就是渝南黔北的商贸重镇。早在汉代就建成了万寿场,唐代设丹溪县。这里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见证了无数商贾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瞬间。

“盐马古道津”就是东溪古镇繁盛时代的历史记忆,在川盐济黔的特定年代里,这里就是水陆交换的关键节点。盐马古道长达上千年的历史风云,一次次在这个边贸重镇交汇与激荡。

走进东溪古镇,一种历史厚重感迎面而来。但东溪的荣光还远远不止这些,这里还是重庆地下党组织最早兴起的地方,如今的后乐园和东溪中学,都曾经是地下党活动的场所。这些东溪人惯常的休闲娱乐之地和充盈着朗朗读书声的地方,竟是一片搅动历史风云的红色革命发源地和红色根据地。在抗战时期,这里驻有众多国民政府机构,为古镇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政治色彩。

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商贸,让移民文化、盐马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和撩人文化等在这片土地上既相互辉映又彼此交融。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现存的市区级文物古籍多达210处。对古镇历史遗迹和先民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东溪人阔步现代化提供了精神与文化的双重养分。

有着历史味道的古代建筑和人文气息的传统文化,无声地讲述着东溪的往事与荣光。循着古建筑的历史记忆和文明之光,就能穿透漫长的岁月时光,抵达东溪古镇的前世荣光与东溪先民的生活日常。那些故事传说、生活习俗和特殊技艺,也以口口相传、师徒相教的方式传承至今。有形的历史载体和无形的文化传承,为这座古镇增添了活色生香的历史厚重和人文气息。

历史正在渐渐远去,但古镇文化和人文精神却在这片土地上沉淀下来,成了支撑古镇现代化的最大养分和精神动力。



古镇保护的今生故事

东溪镇已经成功入围重庆市首批亟待抢救和发展的传统风貌镇和特色小城镇。围绕古镇历史和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成了东溪人走进历史,触摸历史,还原历史的现实路径。

綦江名镇管理委员会、南州旅投公司、文旅发展集团的相继成立,将沉睡的古镇文化和古镇资源彻底“还阳”,让东溪古镇真正走进了文化赋能的新时代。

一系列大手笔的文化梳理、保护和开发,正在东溪古镇如火如荼的进行。东溪镇党委和政府修编了《东溪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20-2035)》,明确了古镇保护核心区,在还原古镇风貌的同时,镇里及时回购和修缮南华宫、万天宫、麻乡约民信局等市级文物建筑,修复书院街等建筑风貌,全镇纳入管理的文物多达200多处,不仅形成了一条古代建筑与非遗文化完整拼接的文化根脉,也让古镇的文化和历史全都站立起来。

南华宫、万天宫曾经作过学校和生产队的粮仓,现在变成了游客争相前去打卡的人文景点。在这里,每周六都有一场演出,镇老年大学、中小学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的教学基地。麻乡约民信局是清代建筑遗址,是西南地区最早且保存完好的邮局,由綦江近代运输业巨子陈洪义投资创建。因陈洪义面部有麻子,先辈当过“乡约”,民间便将他修建的民信局称为“麻乡约”,綦江对麻乡约”进行重新布置之后,还原其真实的历史样态,生动再现了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物流和金融发展的历史场景。

位于东溪的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参议院和中央银行,如今早已经风光不再。在长达上百年历史的风云激荡之后,这些曾经的“高门大院”变成了东溪人的普通住宅,只有那些斑驳的墙体还在诉说着往日的荣光。当地政府对其进行维护和修缮,将那段带着伤痛的岁月,变成了可触摸、可考证、可研究的活态历史。



东溪花生、黑鸭子、豆腐乳、竹编制作工艺等非遗文化,是东溪先民生活的生动见证。在一代一代的创新传承之中,赋予了这些非遗技艺新的时代内涵。对古镇文化的活化利用和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不仅让东溪古镇成了游客近悦远来的热门打卡地,也将远古的文化记忆根植在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构筑了一条现代人与先民精神共同的时空隧道。

东溪人将古镇2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一一进行整理和归类,形成了反映东溪历史故事的《古镇东溪》《东溪七十二行》《舌尖上的东溪》等书籍,改建了东溪古镇陈列馆。东溪人还广撒“英雄帖”,遍寻民间艺人,依托非遗特色校、老年大学、书画院等非遗传承基地,让非遗文化和非遗技艺焕发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神采,全镇保有的市区级非遗多达18项。

东溪古镇每年都要举办各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新春佳节举办游园灯会、舞龙舞狮、闹花船,在元宵期间猜灯谜,腊八节品粥、清明包青团等。在东溪古老的戏台上,偶尔还能听到传统戏曲,悠扬婉转的唱腔,将人带回到了那个旧时的繁华年代。

古镇历史和古镇文化的生动呈现,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完整地呈现了东溪古镇历史和文化根脉,将古镇变成了游客心生向往的乡愁原点,成功获评重庆市“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并跻身“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古镇文化的当代表达

如何对古镇历史和古镇文化进行发掘与转化,变成乡村振兴的产业引擎与发展活力,东溪人下足了功夫。

非遗体验街区的建成投用,让游客真切地触摸到了古镇的历史记忆,感受到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围绕非遗体验,东溪人开发出了汉服打卡、竹编草编、版画制作、中式婚服旅拍等项目。通过举办“非遗嘉年华”等活动,为外来游客和当地居民带来了有着历史气息和人文风情的新耍事。

曾经废弃的啤酒厂,如今已经实现了真正的涅槃重生,变身成了农产品加工创业园。依托花生、蓝莓、白茶、竹笋等种植基地,延伸发展加工项目,开发了一大批具有东溪辨识度的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伴手礼,将资源优势变成了产业优势,实现了农产品“鲤鱼跃农门”的身份转换与价值提升。

在古镇沿街的小吃摊上,热气腾腾的豆花、香气扑鼻的糍粑、酥脆可口的油果子……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一个个近悦远来的游客走进在非遗老街,点上一碗东溪特色豆花,嫩滑细腻,入口即化,搭配上一杯清香的绿茶,一种人间至味的极致口感,在一瞬间就抓住了游客的胃,也抓住了游客的心。



东溪人还将竹编、草编等非遗技艺和非遗特色美食相结合,推出了具有东溪特色的“非遗簸箕宴”。囊括了入选渝味360碗的黄荆豆花、东溪黑鸭子,百年老字号东溪豆腐乳等,培育出了“杨狗烧腊”“清泉鱼”等网红餐馆。而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让东溪成了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化振兴样本,被评为“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产业乡镇”和市级旅游休闲街区。

东溪老百姓有着喝早茶的习惯,茶馆是谈天论地、品评时事的场所,也容易成为散播谣言的地方。东溪镇党委政府就因势利导,将茶馆打造成为普法阵地,邀请“一庭两所”、本地乡贤,结合群众关注事项开展政策宣传、案例剖析等,把法律普及融入群众的常态生活,成就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东溪范例。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东溪古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呈现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历史与现代相得益彰,传统与时尚和谐共生,文化与产业彼此赋能,为乡村振兴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