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起波澜,徐氏之难令人叹。奴变风云惊天地,兴衰荣辱在其间。”各位老年朋友和历史军事迷们,今天咱们要走进一段惊心动魄又满是沧桑的历史——徐霞客家族遭遇的灭门惨案,这背后是明清交替时期社会动荡、奴仆反抗的宏大画卷,充满了血与泪、挣扎与反抗,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的思考。



崇祯十七年(1644 年)四月底的一天,镇江府金坛县衙门突然来了几个衣衫褴褛的人,押着两个人来告状,那场面,就像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他们声称破获了一个谋反组织,这消息可把知县沈崇瑜激动坏了。他就像一只看到肉骨头的饿狗,心想:“这可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立下的大功啊,升职加薪就在眼前啦!”他猛地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你二人为何谋反?还不快快从实招来!”

这两人一个叫沈绍本,一个叫岳文芳,原本都是本地豪绅家的奴仆。他们交代说,前不久听说李自成打进北京了,感觉自己的命运要迎来转机,于是就暗中搞了个秘密组织,叫“削鼻班”。为啥叫这名字呢?这里面有个谐音梗,在金坛方言里,“奴婢”的发音和“鼻”很接近,“削鼻”就是要削掉奴婢的身份啊。他们想用这个谐音来掩人耳目。按照计划,他们打算找机会占领县城,然后把所有的奴婢都“解放”出来。可没想到,组织里出了叛徒,把他们给卖了。沈崇瑜这个昏官,处理方式简单粗暴,直接就把两人推出去斩了。

这里得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咱们中国古代史虽说把奴隶制社会划分到上古夏商周三代,但实际上啊,奴隶制度在各个王朝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明朝的时候,这奴仆制度更是泛滥。明代的奴仆和咱们现在理解的“佣人”可完全不一样,他们和主家是人身依附关系,就好像把自己整个儿都卖给了主家,成了主家的“特殊财产”。主家对奴仆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可以随意支配他们的财产、时间、身体,甚至连奴仆的老婆都能处置,生死大权都在主家手里。有的奴仆期限满了能恢复自由,可大部分都是“终身制”,要是主家不想要了,还会把他们卖给别人,子孙后代一生下来就带着“奴籍”。



尤其是江南地区,奴仆群体那叫一个庞大。有人就奇怪了,江南这么富裕,为啥还有这么多人卖身为奴呢?这里面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从明朝开国开始,江南地区的赋税就重得吓人。就拿苏州府来说,田亩数只占全国的百分之一,可税额却高达全国的近八分之一!就算江南土地肥沃,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很多自耕农都破产了,只能沦为佃农,有的实在没办法,就只好卖身为奴求生存。第二,明朝有个官绅免赋役的制度。只要有了秀才功名,就能免除四个人的人头税和徭役;举人就更厉害了,能免除八个人的;进士免除得更多。那些被赋税压得喘不过气的自耕农,很多就主动把全家和田地都“投献”给高门大户,就为了能免除赋役。江南地区文风昌盛,读书人多,当官的也多,所以“投献”的情况就更多了,这奴仆数量也就越来越大了。少的人家有几十上百个奴仆,多的能有好几百,甚至一两千呢。就像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的:“人奴之多,吴中为甚。今吴中仕宦之家,有至一二千人者。”

这种生活,简直就是牛马不如啊,老婆被人欺负,孩子生下来就是小奴隶,这简直就是地狱。可大明朝廷却保护这种“奴隶制”,奴仆要是闹事,官府就会毫不留情地镇压。不过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大明王朝都快不行了,就像一个进了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官府的屠刀已经吓不住愤怒的奴仆们了。

沈绍本和岳文芳的“削鼻班”被镇压后的第二年,一场更大的风暴席卷了江南大地。清顺治二年(1645 年)五月初九,清军渡过长江,南京城里的弘光皇帝朱由崧吓得连夜逃出南京,清军轻轻松松就占领了南京。消息传到金坛县,奴仆们又组成了新的“削鼻班”,好家伙,上万的奴仆在六月上旬聚集在金坛县城的城隍庙,举起了义旗。他们拿着棍棒农具,把那些老爷们五花大绑,向他们索要卖身契。有些老爷比较识趣,乖乖交了卖身契保命;可有些老爷还摆着臭架子,耍威风,结果被打得半死,家产被抢光,房子也被烧了。就像《萤芝全集·削鼻班记》里记载的:“某日,汝锥我,请偿锥。曰:‘痛乎?’其主大号。则曰:‘若既知痛,向何为锥我也?!’”可见这些奴仆心中的愤怒有多深。



金坛奴仆起义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常州府下的江阴县也爆发了一场不小的“奴变”。闰六月初一,江阴县的老百姓因为抗拒“剃发令”,在典史阎应元的带领下发动了起义,杀了江阴县令,树起了反清大旗,清军马上调兵来围攻江阴。农历七月十五的半夜,江阴县南部马镇南旸岐村的一户大户人家突然火光冲天。有人就问:“这不是老徐家吗?”这老徐家的主人叫徐亮工,他可有点来头,是崇祯十三年(1640 年)的进士,当过陕西吴堡县县令。后来陕西被李自成占了,他就跑回江南老家。弘光朝建立后,他又跑去南京想谋个官职,结果被人排挤,只好又回老家待着。他早就听说清兵围城、各地奴变的事,可他觉得自家产业不大,平时对家奴也不算太差,就没想着逃走避难。可没想到,七月十五这天夜里,他家的家奴把徐家祖宅围了个水泄不通,把徐亮工和他老婆、三个儿子都杀了,只有幼子徐汝聪侥幸逃脱。

徐亮工有个很有名的叔叔,就是咱们熟知的徐霞客。上一代分家后,徐亮工的父亲徐弘祚住在徐家祖屋,徐霞客则另建了一所新屋,叫“晴山堂”。这时候,徐弘祚和徐弘祖两兄弟都已经去世了。晴山堂是徐霞客的长子徐屺当家,就在徐亮工一家被灭门的同时,晴山堂也遭到了家奴的洗劫。徐屺被杀,晴山堂被烧得片瓦无存,江阴有名的徐氏家族经此一劫,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的辉煌。

到了八月廿一,清兵攻破江阴,马上恢复秩序,镇压那些闹事的奴仆。官府还嘲讽说:“你们不是叫削鼻班吗?那就把你们的鼻子都削了吧!”就这样,奴变被平息了。

不过呢,这奴变在一定程度上还帮了大清的忙。“剃发令”颁布后,江南各地的抗清风潮基本都是士绅组织的。江南士绅阶层有钱有田有势力,还有很多奴仆,人脉又广,他们就像是潜在的反贼,不把他们收拾服帖了,保不齐什么时候又出乱子。奴变平息后,顺治四年(1647 年),清廷下旨严禁地方士绅接受良民的投献。顺治五年,政策又调整了,各等级免除赋役的人丁数砍半。顺治十四年(1657 年),再次下旨,从一品大员到秀才,一律只免除本人的人头税和徭役。之后,又接连发生了“江南科场舞弊案”“奏销案”“通海案”“哭庙案”“《明史》案”,江南士绅豪门受牵连被杀或者下狱的成千上万,元气大伤,再也没能力影响朝局了。

现在啊,马镇已经改名叫徐霞客镇,南旸岐村也改成了徐霞客村,当年被烧的晴山堂也重建了。可让人痛心的是,徐霞客生前留下的 200 多万字游记,经过这场劫难,只剩下三成,成了咱们现在看到的《徐霞客游记》。这里面还有个小悲剧呢,徐家有个丑闻,据说徐霞客曾让一个婢女怀孕,然后以“有伤风化”的罪名把她和孩子赶走了,孩子叫李寄。这李寄啊,从来没怨恨过父亲,还特别崇拜他,用尽一生去整理父亲的游记,才有了咱们现在看到的《徐霞客游记》。可遗憾的是,李寄几十年都想认祖归宗,徐家剩下的人就是不同意,把他拒于族谱之外,最后他只能饮恨而终。

各位朋友,你们看,这一段历史充满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和无奈。从徐霞客家族的遭遇,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的残酷和复杂。你们觉得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的命运是不是就像风中的落叶,完全无法掌控呢?而且,这些历史事件对我们现在又有什么启示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