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大决战》中,黄百韬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徐州乃南京门户,应该派一员虎将来守,最不济也应该派只狗,没想到最后让一只猪来守!”
黄百韬口中的“猪”,便是有着“猪将军”之称的刘峙。
说起刘峙,在国军中可谓就是个笑话,整天不是被同僚嘲笑,就是被蒋介石骂。当时,在国民党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称“猪将军”刘峙,打仗没赢过,逃跑没输过。
但就是这样一位“猪将军”,却获得了国军“五虎上将”“八大金刚”“国军首批二级陆军上将之一”等荣誉称号,力压国军元老陈诚、卫立煌一筹。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平庸的将领,为何能得到蒋介石的如此青睐?
他又真的如传闻所说的那样,除了敛财和打败仗一无是处吗?
1、“刘小虎”刘峙
说起刘峙,其实他并不“猪”,最起码在“西安事变”之前是这样的。
刘峙出生于贫苦家庭,父亲去世后,母亲再嫁,继父对他很好,不仅让他吃饱穿暖,还送他到日本留学。回来之后,又送他到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和保定军校进修。
而刘峙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而且精通英语、日文,是国民党内少数几个能看懂外文资料的人,而且写的一手好字,颇有大家的风范。
此时的刘峙,不仅笔上功夫十分了得,战术指挥能力也十分得当,因此深受蒋介石的青睐。在其还未毕业时,蒋介石便邀请他到黄埔军校读书,由此可见,此时的刘峙到底有多优秀。
当然,纸上谈兵谁都会,是骡子是马,怎么也得拉出去试试。
而刘峙也没有让蒋介石失望,东征时期,在淡水、华阳、棉湖战役中,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后来,粤军军阀陈炯明叛乱,指挥官王柏玲临阵脱逃,危难时刻,是刘峙带兵顶了上去,牵制住数倍于自己的粤军攻击。
这一战,让蒋介石对他青睐有加,连李宗仁都称赞他为“刘小虎”,称他打仗时颇有“虎将之风”。此时的刘峙可谓意气风发,成为革命军中的“明星人物”。
而他的传奇,还远没有结束。
王柏领离开后,刘峙接替他成为黄埔军校教导一团团长,后来部队扩编,他又升为师长。在后来的中原大战等战事中,均有不俗的表现。
此时的刘峙,跟后来的薛岳、李宗仁很像,是国军中少数敢违抗蒋介石命令的人。对于老蒋的一些不合理指挥,也能适时地提出一些建议。看得出来,这个时候的刘峙,对于未来颇有抱负,立志成为国军一代名将。
但后来一件事的发生,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
2、看开的“猪将军”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了起来。
当时,国民党内部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宋美龄为首的主和派,他们提倡只要能保住蒋介石的命,我军提出的一切要求都好商量。
另一派是以何应钦为首的主战派,他们认为,即使蒋介石身死,也不能让我军的计划得逞。甚至打算不顾蒋介石的死活,攻入西安,主动扩大战事。
而刘峙作为何应钦的老部下,当然坚定不移地站在老长官这一边。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竟然安全地回到了南京。主战派们全部吓破了胆,特别是刘峙,如果说何应钦是主战派中的一号人物的话,他这个老部下,便是开战后的战前指挥官。
从这之后,刘峙便彻底看开了,正所谓打得好不如站得好,与其在战场上与敌人死磕,不如想方设法讨蒋介石开心,如此,即使不动脑子,也能得到平步青云的机会。
这便是刘峙堕落的开始。
抗战期间,刘峙奉命驻守河北。日军攻过来之后,刘峙担心自己的“产业”受损,竟然带着部队一个月内狂退数百里,丢掉了保定、石家庄等重要城市。
但犯下临阵脱逃这种大罪,蒋介石非但没有惩罚他,反而继续委以重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刘峙身上有两个蒋介石看中的地方,一个是听话,一个是有些小聪明。
这两点,从刘峙诓骗韩复渠就能看得出来。当年,韩复榘不战而逃,在后来的军事会议上又当众斥责老蒋,让他十分下不来台。
散会之后,刘峙主动来都韩复榘身边,耳语道:“蒋委员长还在气头上,你不要一般见识,先到我的车上休息一会,到外面散散心也好!”
没承想刚一上车,韩复榘便被等在车里的特务们抓了起来,七天后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也是这件事让蒋介石认识到,刘峙虽然打仗不行,但胜在忠诚,这十分符合蒋介石“用亲不用贤,用忠不用能”的用人思想,这也是刘峙官职能一平步青云的原因所在。
刘峙对老蒋能听话到什么地步?据说,当年“重庆防空洞”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将刘峙叫到办公室打骂的一顿。面对暴怒的老蒋,刘峙笔直而立,没有一丝懈怠,无论蒋介石说什么,他都说:“是是是!”最后老蒋对他骂道:“你是‘猪将军’,难道以为我和你一样,都是猪吗?”
没承想刘峙说“是”惯了,听完老蒋的话后,当即脱口而出:“是是是!”
气的老蒋刚要破口大骂,却又觉得好笑,认为刘峙就是这样一个人,顿时气消了大半我,只能无奈地挥了挥手,将刘峙赶了出去。
3、刘峙和淮海战役
“重庆防空洞”事件之后,刘峙便引咎辞职了。
但是没过多久,便将蒋介石委以重任,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接替了李宗仁的位置。蒋介石之所以这样做,是在为打内战做准备,在他看来,李宗仁作为军阀,不值得信任,唯有对自己唯命是从的刘峙,才是真正“能堪大用”之人。
解放战争进入后期后,白崇禧被任命为华中剿总司令,负责应对中原野战军。
但对白崇禧,蒋介石同样不信任。于是在华中地区,硬生生抠出来一个“徐州剿总司令”,让刘峙担任。之所以这个“猪将军”担任,红色卧底郭汝瑰在晚年如此回忆道:“徐州剿总的人选,我们考虑过两个人,刘经扶(刘峙)和蒋铭三(蒋鼎文)。蒋鼎文昼嫖夜赌,不理公事,比较起来,还是刘经扶好些……”
当然,这更多的是玩笑话,老蒋之所以这样做,有他自己的考虑。
蒋介石认为,让刘峙担任这个“徐州剿总司令”,一旦战事打响,自己随便派个像杜聿明、宋希濂这样的猛将去,便能直接指挥战场的局势。
而且刘峙听话,一旦蒋介石手痒,想要介入战场直接指挥,一个电话打过去,无论对错,刘峙都会坚定不移的去做。因此,虽然刘峙不会打仗,但在蒋介石眼中,他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刘峙也没有让蒋介石失望,在淮海战役期间,他总共就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替蒋介石当“传话筒”,另一件则是坐在蚌埠看戏。
当时,黄百韬兵团被我军围困在碾庄,蒋介石心急,下令立刻派兵营救。杜聿明则认为,应该用“围魏救赵”之发,去攻击相对薄弱的中野,让我军被迫派兵驰援,从而达到解黄百韬兵团被围困之危。
但刘峙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这没什么好考虑的,坚定的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就好了,这样即使营救计划失败,他也不用背锅。因此,他当即以“徐州剿总司令”的头衔,强令杜聿明派兵去救黄百韬。杜聿明没办法,只能听从他的命令。
这之后,刘峙便彻底放权了,将战场指挥全权交给杜聿明,自己做着飞机飞到了相对安全的蚌埠。只有战事比较紧张,获得有蒋介石得命令需要传达时,他才会乘坐飞机返回徐州上空,说两句不疼不痒的话之后,再飞回徐州。
后来,随着国军兵败如山倒,让蒋介石意识到,刘峙即使再忠心,他也只是头“猪”,如果再让他带兵,自己剩下的这点人,都得被他折腾掉。于是紧急将他从前线调了回来,给了他一个“总统府战略顾问”的虚衔,至此,刘峙的军事生涯正式结束。
4、落幕
1949年,随着国军战败,大量部队跟着蒋介石败退到台湾。
但刘峙却没这样做,而是变卖所有资产后来到香港,打算靠收租过日子。没成想香港的“地头蛇”太过强势,三天两头就找刘峙的麻烦,他扛不住,只能带着家产离开大陆,前往印度尼西亚定居。因为自己写的一手好字,成功被当地的一所学校录取,成为一名老师。
直到1953年,蒋介石在一份报纸上,无意间看到刘峙当老师的照片,大为恼火,当即找来何应钦,指着照片上的人影大声呵斥道:“赶紧让他回来,别让他再在外面丢人现眼!”
就这样,刘峙成功得到了一张入台证,抵达台湾后,他立刻前往总统府拜见蒋介石,见面之后,老蒋将他臭骂了一顿,但刘峙非但不生气,反而欣喜莫名。
因为他知道,蒋介石肯骂他,代表已经原谅了他,相信不久之后,就会对自己委以重任。
果不其然,月底,蒋介石便再次将刘峙任命为“总统府国策顾问”,虽然还是虚衔,每个月却能领到一笔相当丰厚的津贴,再也不用自己出门讨生活了。
后来,闲来无事,刘峙还给自己写了一本回忆录。
在回忆录中,刘峙专门提到了淮海战役,并非常委屈地表示,淮海战役的失败并不怨自己,毕竟自己都没参与指挥,都是蒋委员长和杜聿明的错。
1971年,刘峙因病在台湾去世,享年79岁。
纵观刘峙的一生,你说他傻吗?当然不傻,不仅不傻,还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只是,做人做到他这种地步,未免有些太市侩,不仅无聊,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但也许正是因为刘峙没心没肺,才能活到79岁高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