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最早的盟兄弟:一人英年早逝,一人被捕就义!


蒋介石是民国史上结拜兄弟最多的人物之一,他利用结拜异姓昆仲的手段可谓达到了极致,无疑,这也是他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一度引领风骚的原因之一。

蒋介石籍籍无名之时,就怀有不可磨灭的“桃园结义”的深厚情结。

蒋介石17岁离开溪口镇到奉化县城读书期间,就有两次10兄弟结拜之举。这一方面是应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社会生存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其青年时代有血气、重情义的心态的一种表现。

在奉化众多的盟兄弟当中,有一个人与蒋介石的关系最为密切,他就是周淡游。

周淡游原名声德,号日宣,淡游是其字,比蒋介石大5岁。蒋介石进奉化风麓学堂读书时,周淡游已在该校任事。因义气投和,二人互换兰谱,以昆仲相称。

1906年,周淡游东渡日本,入东京警监学校读书。在这里,他认识了浙江同乡陈其美。陈其美当时已是同盟会的中坚分子,经陈的介绍,周淡游结识了许多革命党人,不久便加入了同盟会。

人们都知道,蒋介石早年留学日本,结识陈其美而参加同盟会,投身反清革命,这是他后来成为国民党首脑的发端。但鲜为人知的环节是:蒋介石初到日本之时,正是经周淡游这位盟兄的介绍,才得以结识陈其美的。

周淡游不仅是蒋介石投身反清革命的搭桥人,也是其辛亥革命、武装反袁时期的战友。不幸的是,周淡游因患严重肺病而英年早逝,年仅38岁。


蒋介石对这位早年的盟兄感念不忘,自己得势后为其建造了一座纪念塔和墓园——“淡游山庄”。

有一位在反袁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叫王恩溥,是蒋介石的盟弟。

王恩溥是奉化亭下区董村乡栖霞坑村人,生性侠义,是个拼命三郎式的人物。

二次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在家乡溪口住了一段时间,为了筹集“三次革命”的经费,和王恩溥等人组织了一次成功的绑票。

被绑架的人叫夏全木,是民国时期奉化出北门的首富。蒋、王设计将夏全木骗出家门,扣留之后,要夏写一封家书,索要一万银元,限10天内送往指定地点。

夏全木的家人为保全夏全木的性命,东奔西走凑足一万银元,如期交上款项。

放人前,蒋介石告诫夏全木不要报官,留条后路,或许会有好报。夏全木果然听从此言,对被绑票事一直守口如瓶。

蒋介石执掌国民党政权之后,任用夏全木的儿子当了自己的侍从武官,算是对当年的“财神”的一种回报。


王恩溥除了参预上述绑票行动,还经常为革命党人运送弹药,并经常随同蒋介石奔走于上海和宁波之间。

他们的行动引起了袁世凯政府宁波当局的注意。

一次,他们从上海换轮船返回宁波,上岸后,王恩溥走在前头,蒋介石随后。走了没多久,蒋介石发现有人跟踪,便迅速地甩掉尾巴,躲藏起来。

而走在前面的王恩溥并未发现有异,结果被捕入狱,不久即被处以极刑。赴刑场时,王恩溥面不改色,大义凛然,其英勇就义的事迹,在家乡广为流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