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当德军开始入侵波兰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德国仅花了1个月就打垮了号称世界第7强国的波兰;1940年5月,当德军开始入侵法国和比利时的时候,号称陆军世界第一的法国,坚持的时间甚至比波兰更短。
这些惊呆众人的战绩伴随着古德里安这个名字而被反复提及,于是人们就将“闪电战之父”的头衔放在了古德里安的身上。平心而论,古德里安使用装甲兵的能力确实难有敌手,但是说起闪电战之父这个头衔,二战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西克特,或许比古德里安更有资格。
一战结束后,摆在德军面前的困境,除了凡尔赛条约的种种限制,那就是如何恢复失败后的军心士气。西克特将军首先以“部队局”的名义保留了德军总参谋部,设立“部队局”后,他迫切想要弄清楚的,就是一战中的德国是如何失败的。
在汇集了诸多参加老兵的意见以及各方资料后,“部队局”给出的结论是:一战中的德军丧失了机动性。对此,西克特毫不犹豫地拾起了传统的普鲁士军事传统,将施里芬元帅的“作战既是机动”的教条作为自己的建军思路。
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建军思路下,机械化部队成为了西克特想要建设的重中之重。因为凡尔赛合约限制德国合法拥有坦克,为了获得宝贵的坦克使用经验,西克特不惜将装甲兵院校建在苏联,而且一建就是十年。在长达十年的培训期间,设在苏联喀山和卡玛河畔的装甲兵院校,为德国培训了大批的装甲兵青年军官。
这批青年军官的培养,对于德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同时期的英国和法国,其实也意识到了装甲部队的重要性,甚至戴高乐、利德哈特等人还发表过不少关于装甲集群作战的论述,只是他们的意见既没有上层支持,也没有一线将领的支持,只能束之高阁。
所以,在西克特主政德国国防军期间,他首先通过对一战失败的检讨,重拾了普鲁士军队“机动作战”的传统。这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孕育“闪电战”的前提,而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机动作战”,他又培养了大批的装甲兵军官,这批青年军官成长起来之后,都成为了“闪击作战”的坚实拥趸。
因此,确实是古德里安将装甲集群作战在战场上演绎的出神入化,但是真正给德军注入闪击作战灵魂的还是西克特,而西克特培养的装甲兵指挥官,也构筑了德军装甲部队的基石。所以,若是追根溯源,西克特才应该是德军“闪击战之父”。
参考文献:《“闪电”的前奏“魏玛时期”德国机械化战争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读懂闪击战背后的故事》、《“闪击战”与“包围歼灭会战”——1941年德苏战争初期德军克敌制胜战法之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二战中纳粹德国闪击战各阶段之比较》、《从普德学派军事思想看德国闪击战战法的形成与内涵》
说明: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