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3日晚上10时,主席命人将出兵朝鲜的最后决定电告给出访莫斯科的总理,并让其转告苏联同志,电文如下:

10月18日,总理返京后,主席再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上做出出兵的最后决定。

1950年10月19日晚,由彭总司令统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雄赳赳、气昂昂的英勇气度,跨过了鸭绿江。

出兵容易,决策难下。

要知道主席在做出这一决定时,是经历了如何的运筹与权衡呢?对于主席在朝鲜战争下达决心的背后,有着“常考百日”和“三波两折”的说法。


常考百日

所谓的“常考百日”,就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成立“联合国军”,以干预朝鲜战争时起,主席就预见到了与中国的关系。

当时主席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保卫国防、组建东北边防军,并部署边防军兵力在鸭绿江边”。

8月上旬,朝美战争进入胶着状态,但此时主席已经警觉到了美国有可能扩大战争规模的可能性。即越过南北朝鲜的“三八线”,全面战略北朝鲜。

第二天,主席就指示边防军在月内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主席预判,8月可能没有作战任务,但9月份就不好说了。

主席指出,如果美国取胜,肯定会得意洋洋,那时一定会威胁到我国。由此,在必要的时刻,我们必须要帮助朝鲜抗美,甚至要用“志愿军的形式”支援,主席那时就有计划了。

9月中旬,美军7万余人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战局发生了急剧变化。

很快,美军就越过了“三八线”,要求朝鲜人民放下武器、停止战斗。

10月1日,苏联方致电我国,要求我国立即派出部队到三八线,拯救朝鲜;深夜金日成紧急约见了我驻朝大使,向我国请求支援。

从主席7月上旬提出的准备出兵,到10月中旬最后做出入朝作战,期间共经历了103天,故称之为“常考百日”。


三波两折

所谓的“三波两折”,说的是从10月2日起讨论出兵,到10月19日正式出兵期间,所经历的波折。

第一个波折,在10月2日至3日。

其实在此之前,主席早有了出兵的计划。无论是唇亡齿寒,还是为了在动荡的国际形势下立身,我们都必须出兵。

当时主席心里有一个底线,那就是美军是否越过三八线。越过就打,不过就不用管。

10月1日美军越过了三八线,10月2日主席命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计划实施“抗美援朝”。

然而在下午的讨论朝鲜战局和出兵援朝的问题时,与会的大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最后决定4日召开扩大的政治局会议,再做讨论。

第二个波折,10月4日至12日。

4日起,政治局会议一连开了3次,至5日下午,最后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同时决定,1、由彭总率军入朝作战;2、总理出访苏联与苏联进行会谈。

当时总理访苏,也是带着两种意见:如果苏联能够派空军支援,我们就出兵;如果苏联不愿派空军支援,就不出兵。因当时我方的空军力量几乎为零。

11日,总理与斯大林会谈,斯大林以苏联空军还没有准备好,需要2-3个月的准备时间为由,不愿支援。苏联只能满足我国抗美援朝所需的大炮、坦克、陆军轻武器等。

会后总理致电主席,与斯大林商议后,暂时不计划中国出兵。基于此,主席12日致电彭总,暂停原有出兵计划。

这就是暂不出兵的“第二波折”。


第三个波折,10月13-18日

13日,针对苏联的不建议出兵提议,主席再次主持了政治局会议,再次讨论出兵问题。

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即便苏联不出空军支援,美国越过了三八线大举北进,我们就必须出兵援朝。

13日晚10时,主席就电告了远在莫斯科的总理说,从大局考虑,我们必须出兵的打算。

有一点就是,总理暂留莫斯科几天,向苏联争取援助的武力装备,还有让苏联出动空军以保护我京津沪大城市免遭美军空袭的可能。

由此,这就是第三波折,全过程称之为“三波两折”。

事后,彭总在回顾主席狠下抗美援朝决心时说道:

正是主席的伟大和英明,一次次带领中国走出难关和僵局,才拥有了如今的盛世。

至此,让我们以崇高的敬意,向老一辈革命家衷心地致敬。

读者们,关于“主席抗美援朝的决定过程”,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