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原文标题:《网红为什么要学公众关系议题?》,题图来源:AI生成
这两天,关于大小杨哥的事情,你也看到了。
大家在朋友圈、社群和网上的焦点都不太一样,有人在关注沫沫,有人在讨论月饼,还有人说,他和辛巴的大闸蟹问题还没解决。
有人问我,如果你是公关负责人,我会怎么处理?这问题真的难住我了。因为,大家看到的信息不一样,可能连大小杨哥自己都弄不清楚哪些是重点。
网上有个词叫“空调记者”。
一些人坐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天天在小红书、抖音、微博平台上找料,扒出具备10万+潜力的料,然后,编辑一条500字以内的微头条、再找到一个原作者的视频,切片成10秒发在网络上。
这10秒的视频只展示精彩、高潮部分,连事实都查不清楚,就成了新闻;在这种短视频形式下,很多内容都被编造。
作为KOL或具备IP属性的品牌方,自己看到视频可能都要摇摇头表示无语。所以,你说该怎么回应?既然网络传播速度如此快,加上“空调记者”这么多,作为网红该怎么办呢?
是不是一定要大家监督?当然。不过,被监督前,我认为作为网红、或者百万粉丝的视频自媒体博主,一定要自监督,恶补这三节和监督有关的课,防止把自己玩进去。
01
首先,是新闻常识。什么是新闻常识?简单讲,你得明白自己发的东西和新闻区别在哪里。
上半年,《人民日报》发布过无数篇关于网红、封号的评论。我总结了一下,大部分点题的内容都在说:
有些网红、自媒体为了流量,啥都敢编,连道德、法律底线都不要了,他们应该用优质内容吸引大家,而不是靠造假来骗取关注,这样做迟早会被大家抛弃。
其他媒体面对封号的博主,说得也比较直白。比如:
编造虚假视频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网络秩序,还浪费了资源,所以必须封号,要让造谣的人感到肉疼,这样别人才不敢造谣。
所以,当网红、做自媒体,得记住,绝对不能造假、不能摆拍,就算搞笑段子,也得让人一看是假的;其次,不能光想着搞流量,那些不正当的流量不能要,不然被封号了,啥都白搭。
看到这,你可能说了:我作为一个搞笑、娱乐博主,如何拿捏好演绎、模仿这件事呢?
比如:我最近看了一个热门电影、热门事件很生动,比较耐人寻味,具备启发性,我知道直接模仿或剪辑电影内容会侵权,所以决定自己创作一个类似的情景,你说能不能做?
类似于大小样哥月饼事件,我想制作一个关于“爱国”的短视频,通过这个视频来教育和娱乐大家。
很好。这是一个现实题材与演绎最直接的例子。但是,新闻可以做成搞笑视频吗?不妨从新闻常识上,找一找界定范围;新闻常识是对新闻真实性、时效性、重要性和客观性的认识,注意这四个关键词。
02
何谓真实性?还记得网红“猫一杯”事件吗?
2024年2月16日,“猫一杯”发布了一段视频,声称在法国巴黎的厕所里捡到了一位名叫秦朗的中国小学生的寒假作业本。
这个视频在互联网上迅速走红,引起了大量网友关注,随后,她又发布了几个视频,声称已经找到了秦朗的妈妈。
但是,这个看似温馨的“寻人”故事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4月12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揭露了这起事件的真相:
所谓的“秦朗丢作业”事件完全是“猫一杯”和她的一个同事薛某策划和编造的,他们为了吸引粉丝和流量,网购了寒假作业本,自拍并制作相关视频,然后散布到多个网络平台上。
新闻中的真实性,讲究每一个事实要素要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必须准确无误,你不能随意编造或歪曲事实,更不能捏造不存在的内容。
如果某件事没有真实发生,而是由我们创造出来的,这就属于演绎。那么,问题来了,新闻事件发生,也被报道了,我可以改编或者演绎吗?
好问题。不过,这要符合一定的道德和法律标准。什么标准?我总结了五点:
尊重原始信息
明确标准演绎
避免敏感内容
保持良好意图
合法使用材料
这几方面,真有必要展开一下。所谓尊重原始信息,即你不能扭曲它本身所承载的关键部分。
比如,一个政治家在演讲中讨论了环境政策,即使你想通过演绎的方式进行批评,也不能错误地解释这位发言人对环境的真实态度。
明确标准。想必多数人都知道,不论视频、文章、还是漫画,都应该表明这是一种艺术改编、或演绎,现在绝大多数平台在作者发布内容时,提供了“创作来源”标注,如果内容有混淆,尽可能在作品中明确表达出来。
灾难、犯罪或可能引起受众强烈情绪的事件都称之为敏感内容,因为使用不恰当会引起价值观冲突。
还有一点,尽可能不要直称别人名字,我们的改编、二创本意是为了提供额外见解,并不是为了制造争议或攻击他人,如果你的内容缺乏正面意义、模棱两可,那么,人们会质疑你的意图,并给作品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
所以,确保创作既有深度、也有明确积极导向,对维护信任度至关重要;对于取材上,现在都讲究“切片艺术”,我认为,还是要保留事情本身的样子。
总之,新闻常识做博主的底线,它关系到个人诚信,也影响到内容是不是被大家接受;确保创作真实、准确、正面,才不会陷入不必要的舆论中。
03
陷入舆论中应该怎么办?肯定是处理,怎么处理?我认为,第二课应该补:公共关系。
很多网红经常在直播间说:兄弟们,给我上;兄弟们,冲;兄弟们,一起来.....
这在危机公关中叫做“带节奏”,什么是“带节奏”,我相信你有所了解;实际上,“带节奏”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不妨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带节奏到底为了什么?
说白了,当一件事情发生后,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为了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偏离控制范畴,我们会选择一种期望的观点来引导舆论走向。
这种方法虽然具备时效性,可是,这样做忽略了如何处理观点背后的实际问题,什么是实际问题?
我来举个例子:
有一天,你在某个网红的直播间里购物。突然,一个消费者在评论里写道:“我前几天买的东西,收到后感觉不对劲,好像是假的。”这条评论很快就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如果网红回应说:“怎么可能会有假货呢?兄弟们,你们都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帮我说说话,这肯定是个误会。”
这样做,看起来是在求助粉丝帮忙澄清,但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大家对商品质量的疑虑。
关于商品质量、品质、性价比的问题在直播间里很常见。网红在直播时可能会说很多,但这些话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雷军是网红企业家博主,来看看他怎么避免舆论发生的:
小米汽车上市时,为了防止大家对车的种种疑问,他在微博上直接开了个“百问百答”。他通过这种方式,迅速回复网友们的问题,有效地阻止了谣言的传播。
我们不妨思考下,雷军面对小米汽车上市前大舆论,为什么不用视频回应呢?
因为视频很容易被切片、被剪辑、这会引发新的误解产生;图文回应则会留下明确的记录,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如微信、微博再次查看,很好地避免了信息失真。
网红学公共关系课题,并非要学如何写声明,而是要学与公众有效的沟通方式,以及如何维持公众对个人的信任。
我看到不少网红团队遇到危机,都会发布声明,但大部分都在尝试撇清关系。这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沟通”。
如果回到小米汽车的例子,假如每次遇到问题都只是发声明,那小米的微博不就成了一个“声明发布中心”吗?
因此,有效的沟通并不总是需要靠声明来完成,而是应该找到一种方式,能够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建立更直接、更个人化的联系;这种方式能够让消费者感觉到他们的声音被听到,他们的顾虑被认真对待。
所以,大网红第二节要补的课是:有效沟通;换言之,如何将舆论和信息有效地沉淀下来,及时阻断二次传播。
04
第三节课是什么?一个词概述即:监管政策。
简单来说,了解最新政策,以免不小心违规。但现在政策实在太多了,感觉都学不过来,该怎么办呢?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监管政策本身在表达什么。
来看看这次大小杨哥的事件:
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东方甄选在2022年曾经和广州美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过,他们那时候推出了一款流心月饼。
昨天,东方甄选也发了一个官方回复,说月饼按照公司的选品标准来生产,质量有保障;那为什么这次大小杨哥和美诚月饼的合作会引起争议呢?关键在于两点:节日和礼品,以及政策敏感性。
节日送礼,再普通不过的事,尤其是做生意、维护客户,礼尚往来在所难免;但是,如果节日期间,有产品打出性价比高、谋福利,还能送礼旗号进行销售,消费者的关注度往往会更高。
因为能送礼的产品、与性价比是两码事;换句话说:我们送东西给别人的东西,往往希望有牌面、看着溢价很大,但不希望客户也看到成本价。
再加上本身,原价59元三盒的月饼被抬到了169元三盒,那肯定会引起网友们的质疑。
还有一点,直播中,小杨哥多次称这款月饼的产地是香港,用料高端。这是关键,网友的力量很强大,大家一查香港最大网购平台发现并没有这款月饼售卖,而且,多位该月饼品牌代理商表示该公司“在香港没有门店”。
所以,这种产地、产品、广告宣传和实物标识不符的行为直接构成了欺诈。
另外还有一点,该月饼售卖期间,与小杨合作的某香港影星也出现在了直播间,这让消费者不得不思考中间的利益关系。
不管有没有利益绑定,从印象上大家会把他们放一起。
还有一点,提到香港,我在社交媒体、各种社群中看到上升至资本、政治方面的内容;比如,有人说,设立香港分公司是不是背后有某种势力在操作?
这什么概念?
本来只是一件普通的商业决策,结果被描绘成含有阴谋论色彩的事件,或者被牵扯进政治话题;如此一来,大家会再次过度解读和猜测,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我之前在社群中说过,辛巴与小杨哥的骂战,本质是流量焦虑以及大主播从网红到企业化运营的症结难题。
但是,对大网红来说,一个月饼、一个大闸事件,被网友们放大后上升的高度,是不仅限于品牌本身的,它甚至可以提升至社会议题。
所以,通过大小杨哥月饼事件,能得到什么结论?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是:货品是一个缩影,一旦被放大,足以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
当产品、活动与节日、文化相关时,最好把握好诚信;否则,任何夸大或误导性的宣传都可能迅速被公众识破,然后上升到政策立场中。
因此,如果说大网红要补的第三节课是“政策”信息,倒不如说,他们应该关注自己售卖的商品和所做之事,评估行为,是否可能因为舆论的放大而引发广泛关注或争议。
总结
搞流量,不能没有边界。
新闻常识、危机公关、监管政策侧面都在提醒博主们,任何行为都要在一定框架下约束进行,不然,下一个受伤的就是自己。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