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曾有张大千,余墨尚存人世间。
若问真迹哪里寻,白石山堂少白处!
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齐白石书画院院长、国家注册一级书画鉴定师-汤发周先生说张大千在国外期间,曾于一首诗中写道:“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从诗中不仅可以看出他对祖国山河的眷恋,同时也说明了他游历了许多国家。据统计,若按洲计算张大千到过七大洲的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若按国家算他到过日本、朝鲜、韩国、美国、英国、法国、印度、新加坡、泰国、西班牙、阿根廷、巴西、瑞士、瑞典、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希腊;若按地名算他到过新德里、加尔各答、大吉岭、阿旃陀石窟、东京、横滨、下关、广岛、仙台、大垣、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纽约、波士顿、洛杉矶、华盛顿、旧金山、卡米尔、芝加哥、曼谷、新加坡、罗马、苏黎士、日内瓦、伦敦、巴黎、巴塞罗那、平壤、金刚山、首尔、釜山、科隆、布鲁塞尔等。
▲张大千60岁左右作品《摩诘山园八德池》·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张大千在国外期间的活动特点,仍如在国内时一样,旅行频繁,快如穿梭,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已周游“列国”。尽管如此他还是有停留时间比较长的居所,如同国内的网师园、听鹂馆、养云轩、青城山、昭觉寺、嘉善、上海等。为了更准确地鉴定张大千作品的真伪,除了掌握他在国内的行踪外,还要了解他在国外期间的行踪,尤其要了解他数次迁居的时间和住所。
▲张大千60岁左右作品《摩诘山园八德池》局部·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张大千于1949年底离成都乘飞机至中国台北,开始游子生活。1950年赁居印度大吉岭,1951年离开印度回中国香港,1952年离香港,寓居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曼多酒。
▲张大千71岁作品《 深山幽居图》·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1953年举家迁至巴西圣保罗附近,将新居命名为摩诘山园(图一三五)。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耗资数百万美元,张大千已将摩诘山园精心布置成闻名美洲的东方名园。巴西要在摩诘山园处修建水库,张大千思之再三,于1969年迁居美国卡米尔,新居命名为“可以居”(图一三六)。
▲张大千80岁作品《 拄杖行吟图》·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1971年,张大千在距可以居不远处买到一处较大房屋,起名“环荜庵”。张大千不惜巨资,重新布置,因花销太大,不得不将珍藏的《石涛山水花卉册》出让。1977年,张大千率夫人、子女等离开美国,迁居我国宝岛台湾,将在台北的住宅起名为“摩耶精舍”(图一三七)。对这次迁居,他说:“年纪大了,总是思乡。所以这次我决心回国长住。”至此,张大千未再迁居他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