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5年,由于江北四镇的躺平和背叛,位于对岸的南明弘光政权已是岌岌可危。在内无强将、外无增援的窘境下,防御重任落到出生闽南的总兵郑鸿逵身上。

作为大海盗郑芝龙的三弟、国姓爷郑成功的叔叔,这位水军将领的表现堪称灾难。不仅没能阻挡清军南下,甚至还为南明的灭亡按下加速键。



清军直到1645年才大举杀向江南地区

早在1644年10月,满清刚刚将都城由沈阳迁往北京,就分别派出几路远征军四处攻伐。原计划优先南下江淮富庶地区,却因为李自成集团的疯狂进攻而被迫转向西面。直至次年正月攻占西安,逼着闯王率残部逃向湖广,才让多铎按原设计进攻江南。先是在徐州逼退前农民军悍将高杰留下的大量部众,继而避开山东总兵刘泽清与芜湖的黄得功防区,追着溃兵直逼长江北岸,最后凭火炮优势攻陷漕运重镇扬州。



为求快速 清军避开很多明军防区直扑扬州方向

虽然扬州失守,但很难说弘光政权的防线就此崩溃。此时的清军虽兵锋强劲,但规模不过区区数万人,而且是沿一条较为狭窄的通道前进。不但没能收编淮安的10万刘泽清人马,甚至会在侧翼遭黄得功、刘良佐和左梦庚等集团威胁。加之没有水军建制,理论上很难强渡长江。须知出身福建郑氏的郑鸿逵,已经在南京的朝堂上权倾一时。他手里握有15000名亲兵与300艘大小舰船,集中驻屯在水面较为狭窄的镇江,完全有能力阻挡强敌威胁金陵。

夺取扬州前后 清军方面搜集到数百艘船只

然而,正是这位被寄予厚望的水军统领,凭自己的一系列骚操作将局面彻底搞砸。当年4月26日,原属高杰部下的总兵胡茂桢、郭虎、李成栋等人尚未决定投靠满清。他们率部提前搜罗到大量船只,希望能渡江到对岸重新部署。岂料弘光朝的权臣马世英下令片板不得渡江,指挥江防的郑鸿逵又加码发挥,直接命属下向刚刚登船的友军射击。尽管炮石全都砸在自己人头上,却并不妨碍他借机向皇帝邀功,还因所谓的“大破清军”战绩受封靖虏伯。



郑鸿逵取得的最大战绩 就是刷逃难友军的人头邀功

于是,江北扬州府一带的明军见逃生无望,纷纷在主将带领下投降满清。除已经征用的各类船只,还为新主额外寻觅到300余艘。只等多铎一声令下,就挥师渡江向弘光朝的贵胄们寻仇。



郑鸿逵的骚操作 直接逼着大批明军倒向满清

当然,颇有私家军气质的郑鸿逵部绝非鱼腩。由于多为福建同乡组成,他们的内部凝聚力其实强于大部分明朝同僚。在外观上也很好区分,几乎人人都用红布裹头,肤色因经年累月的海风洗礼显得十分黝黑。不但水性极佳、熟悉枪炮等火器使用,而且善于使用佩刀、弓箭杀敌,尚有与满洲人一战的实力。奈何海寇秉性远胜正规军培训,整日在长江南岸歌舞杂兴,根本看不起水性差的北岸大军。郑鸿逵本人也相当跋扈,将大部分属下铺开扎营,还因刚刚升官而忙于宴请。



1655年 荷兰地图上的镇江 边上就是南京

公元1645年5月8日,蓄势待发的清军在深夜开始全面渡江。他们借助大雾为掩护,同步分为几股杀向镇江,让疏于准备的郑鸿逵等人猝不及防。考虑到先前曾被对方刷人头邀功,倒向满清的各路前明部队表现格外卖力。几乎是带着满腔仇恨冲锋,丝毫不给郑氏“黑鬼”们以任何反应机会。其中张天禄率部下将士分乘船百余只首先过江,几乎兵不血刃的连破三营。接着是杨承祖所部抵达金山,大败匆匆赶来的郑鸿逵水师。甚至乘势攻夺银山营寨,当场斩杀近千人。余下降将亦超常发挥,缴获大量船只、火药和器械。



貌似强大的郑氏水师 开战后几乎一触即溃

由于郑氏水军不善陆战,郑鸿逵又采取一字排开、无机动预备队的糟糕部署,致使镇江沿线的防御土崩瓦解。红头黑鬼们也不愿再为弘光皇帝卖命,直接放弃剩余船只登岸,经陆路想着闽浙方向撤退。途径杭州时,偶遇同样准备跑路的唐王朱聿鍵,便顺手将其带回福州充作政治筹码。这也算是此次北上征程中的意外收获。



郑鸿逵在江南地区的最大收获 就是将唐王带回福建

不过,镇江之战的溃败足以给南明弘光政权造成致命打击。满清继续以投靠自己的南明官军为主力,于5月15日进驻南京应天府,十多天后追至芜湖击杀大将黄得功,逼着残部乖乖将皇帝交到手里。稍后又成功劝降驻扎在淮西的刘良佐,以及由武昌开拔到九江的左梦庚。至此,原先的江北四镇防御彻底完结。唯有淮安的刘泽清还有些扭扭捏捏,但仅仅是率部渡江到崇明岛暂避而已。



镇江之战的溃败 酿成南明崩溃的连锁反应

至于犯下大错的郑鸿逵,早已从容撤回闽南老家休整。后来还鼓动唐王抢先称帝,与尚在浙东抗清的鲁王政权持对立之势,却主动弃守仙霞关放清军入境。虽然从未选择投降,至死终老于海岛金门,却足以称得上是南明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坑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