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翟德芳 响堂山石窟是我必须造访的地方。其缘由,一方面是对其慕名已久,另一方面是它就位于太行山滏口陉的东口,处在进出山西的必经之路上。由邯郸到响堂山所在的峰峰矿区只有几十公里路,我从邯郸出发,不到一个小时就来到峰峰市。对峰峰,也是久闻其名,来到这里,发现城市虽然不大,但很干净整洁。不过我也能隐约看出,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城市的发展后劲似嫌不足。



北响堂山石窟远眺

出峰峰城不远,便是响堂山石窟了。响堂山石窟分南北两处,相距约 15 公里。之所以称为“响堂山”,据说是因北响堂山石窟位于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南北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 16 座,摩崖造像 450 余龛,大小造像 5000 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响堂山石窟承前启后,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中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1961 年 3 月 4 日,响堂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

开凿与研究史

两处响堂山石窟均始凿于北齐时代(550—577),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北齐取代东魏之后,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是国都邺城(河北临漳县境内),一是别都晋阳(山西太原)。地扼太行山东西交通要隘的鼓山,是两都来往必经之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美丽,石质优良,北齐皇帝高洋笃信佛教,将佛教奉为国教,故选择此处凿窟建寺,营造宫苑,作为他来往于两都之间的休憩、避暑和礼佛之地。要知道,北齐存续的时间只有 28 年,其国家的经济也不发达,他们开凿这样宏大的石窟,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结果是石窟凿成,国家覆亡。现今,皇帝的行宫早已荡然无存,寺院残破不堪,而凿在岩壁上的一座座佛龛雕像却保留了下来,成为后人研究和欣赏的珍宝。



南响堂山石窟博物馆的造像拓片

北齐以后,隋、唐、明各代又在北响堂山开凿了 6 个窟,但规模都不大,雕刻装饰也比较简单。此外后代还利用北齐洞窟内外岩壁开凿有不少造像龛,其中隋龛近 50 个,最早为开皇四年(公元 584 年);唐龛约 300 个,以武周时期居多。



北响堂山佛龙洞的唐代雕像

响堂山石窟开凿后,经历过历史上几次大的废佛运动,加上历代的战争和盗凿,破坏很严重,许多佛头都被盗凿而去。最早对响堂山石窟开展研究工作的是日本人长畈大丁在 1922 年的考察。1935 年中国学者徐炳旭、顾颉刚带领学生在南、北响堂山石窟进行考察,其后印行出版了《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确认响堂山石窟是以北齐石刻为主的石窟群,这是中国学者对石窟寺艺术研究的创始。1936 年日本学者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对响堂山进行调查,并出版有《河北磁县河南武安响堂山石窟》一书。1949 年之后,宿白、马世长等学者对响堂山石窟都有精深的研究。而今响堂山石窟的周边环境和基本设施都有了根本的提高,建起了博物馆和数字展示厅,可以令游客更好地了解石窟的前世今生。

02

南响堂山石窟

因为我是自驾从峰峰而来,所以先看峰峰近郊的南响堂山石窟。据隋代的《滏山石窟之碑》记载,该窟始建北齐天统元年(565),但这处石窟并非皇家出资建设,而是北齐权臣高阿那肱向皇帝的献媚之作。景区现存大小石窟 9 座,其中有名字的 7 座,分上下两层,上层 5 座,下层 2 座,自下而上分别为华严洞、般若洞、空洞、阿弥陀洞、释迦洞、力士洞和千佛洞。这里共有大小造像 3700 余尊,有纪年题记 38 处。



般若洞侧壁的千佛



华严洞正面壁龛的雕塑

南响堂山石窟中,以华严洞规模最大,而以千佛洞最为精彩。华严洞高约 4.9 米,宽和深各约 6.3 米,内刻《大方广佛华严经》,故称华严洞。窟内正面壁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七身像,但仅余主尊坐佛较完整;南壁正中上部有阿弥陀佛净土图故事的大型浮雕,南面中心柱上部有释加说法图和佛本生故事浮雕。



千佛洞正壁雕刻



千佛洞天井的飞天雕刻



千佛洞窟前立柱与力士

位于上层的千佛洞小巧玲珑,保存较好。窟顶外壁上方雕覆钵塔,塔端雕卷云状山花蕉叶,中雕展翅欲飞的金翅鸟,钵顶雕宝珠,两侧各雕八角形宝珠顶柱。前廊两侧雕力士像。窟内三面宝坛上各龛均雕一佛两弟子两菩萨,正面龛主尊为释迦佛,左面龛主尊为阿弥陀佛,右面龛主尊残失。洞壁广造千佛,有大小造像 1028 尊,故名千佛洞。窟顶微隆,中央雕莲花,周雕八身飞天,两两相对,形成各组对称的轻歌曼舞的神仙极乐世界。此窟结构严谨,雕艺精致,尤其是外壁的大型雕刻、窟顶的飞天雕刻,都是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



南响堂山石窟前的宋塔

在南响堂山石窟前,有一座宋代的砖塔。在进大门后,有一处石窟博物馆,展厅除了展陈出自响堂山石窟的佛头、佛手、佛像外,还专门辟出一地,讲述响堂山石窟被盗的黑暗历史。

03

北响堂山石窟

北响堂石窟位于峰峰矿区的鼓山半山腰处,山上现存石窟 9 座,其中以北齐皇室开凿的北洞(大佛洞)、中洞(释迦洞)、南洞(刻经洞)三座大窟最为出色。这几座石窟雕刻精美、技艺精湛、气势宏大,代表了北朝晚期石窟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



大佛洞主尊佛像



大佛洞侧壁的壁龛和宝相花纹

位于窟群北端的大佛洞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装饰最华丽。因洞中有整个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故得名大佛洞。佛像高约 4 米,神气秀逸端庄,肌肉丰满,线条柔和,面部平素无饰,虽经上千年的风雨侵蚀,仍然光洁如新。遗憾的是,大佛的头部早年被盗,现在的是后装上去的。

石窟内部为中心柱式的塔庙窟,四壁各开十六个小龛,龛中各雕一坐佛像。中心柱由基坛、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南、北、西三面各开一龛,每龛均为一佛两菩萨。基坛两端雕凿畏兽托起立柱,这些畏兽系源于波斯文化的影响。塔柱雕饰忍冬纹,塔刹顶端为山花、蕉叶托起的火焰宝珠。纹饰运用深浅浮雕,使图案极富变化,其精美程度令人惊叹。



释迦洞主尊雕像

北魏时期,僧徒大统领法果提出“帝即是当今如来”主张,拜天子就是拜佛,使得佛教造像上出现了佛与皇帝的合身像,这既体现在了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上,也体现在了响堂山石窟中。据说大佛洞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为其父、东魏权臣高欢所建造的,不仅佛像是同高欢的合体,中心柱顶部还有所谓“高欢陵穴”。但据实地考察,顶部的洞窟并没有葬具之类,也没有发现人骨。



刻经洞壁面的刻经



刻经洞门楣上部的飞天形象

同样开凿于北齐的释迦洞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分前后室,后室正中雕方柱,方柱正中开大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外间两侧大龛内雕菩萨力士像。南部的刻经洞为三壁三念佛殿窟,也分前后室,后室正壁及左右壁开大龛,雕一佛二弟子四胁侍像;前室甬门西侧刻《无量义经》,两侧窟廊刻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全本,由唐邕书写。此举开创中国在石壁上大规模镌刻佛经的历史,唐邕也被称为中国刻经第一人。唐邕所书以楷法写隶,间有篆意,被称为“中华第一刻经”,其艺术价值可与王羲之《兰亭序》媲美。



常乐寺遗址上的三世佛残躯



常乐寺遗址和常乐寺塔鸟瞰

在北响堂石窟下方有常乐寺遗址。常乐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初名智力寺,宋时改为常乐寺。该寺多次毁于法难兵燹,宋、金、明、清都有重修,但在 1947 年又被大火烧毁,如今整座寺庙只剩山门之外的一座宋塔与寺内的一些石刻构件留存。寺庙的中轴线清晰可辨,由南至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石塔、三世佛殿、金代石碑、两座宋代经幢、大雄宝殿和地藏殿。其中山门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复建的,其他皆为残垣断驱。寺庙山门之外的宋塔名为普同塔,是整个景区内最高的建筑物,俏立在石窟所在的鼓山山脚,吸引着来访者的目光。

04

响堂山石窟的创新

响堂山作为北齐皇室开凿的大窟,体现当时佛教造像风格的变化。响堂山最早开凿的大佛洞,凿刻时间在东魏武定五年(547)之前,却与同时期(或稍前)的诸多造像格调异趣。

这时期的佛像,表现出北齐民族的强健和豪迈,形体敦厚结实,面稍丰满,高鼻长目。结跏趺坐或半结跏趺坐于圆形莲座上,衣纹疏宕,成不规则阶梯状布于全身,下摆铺于座面。菩萨的的体态也是浑圆敦实,其造型给人一种厚重之感。北响堂大佛洞左龛内的菩萨扭躯斜胯鼓腹、重心落于一脚的特点,应是开启了隋唐造像那种“浓艳丰肥”“细腰斜躯三道弯”的先河。佛弟子面型与菩萨相同,体态浑圆,衣式简洁明快,下身也与菩萨相似,有“曹衣出水”之风。



释迦洞的菩萨形象



大佛洞基坛的神王形象

响堂山北齐造像的雕刻技法在继承北魏风格的同时,又有新创,既吸收北魏时期的直平刀法的同时,又使用圆刀法进行混合处理,尤其表现在衣纹转折处更为明显,从而使造像的服饰趋于圆润,更加真实;在表现造像的肌体上更多地使用圆刀法,使造像增加了无限的生命力,并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石窟雕刻与壁画彩绘相结合,也是响堂山的独创。

响堂山石窟既保留了早期佛教造像的特征,又创造出三大石窟中没有的新式样,是响堂山石窟独有的魅力,著名石窟研究专家宿白先生认为:“中国石窟艺术的缩影在响堂。”


作者介绍

图片 | 翟德芳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