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警惕!警惕!警惕!

招生“骗局”又来了!

近日,小编在朋友圈、各大升学咨询群发现,一些不良公司、机构和个人打着交钱上名校、推优的旗号,通过各种“小考”“测试”“托关系”等骗局,忽悠家长欺骗钱财。

比如,某些“串串”中介,在朋友圈发布信息,声称自己有特殊渠道,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家长可以咨询上名校骗家长。



更有骗子,甚至罗列出了一些初中名校,赤裸裸的吸引家长。


每年升学季,关于幼升小、小升初的招生骗局屡禁不止,相关部门也是明确规定,严禁学校与社会组织、个人、培训机构挂钩招生。

成都市教育局明确规定:

各学校严禁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评测、简历等任何形式或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成绩、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选拔生源,严禁与社会组织、培训机构挂钩招生。

学校招生都有严格的程序,这里提醒各位家长,子女入学、升学一定要走正规渠道,切勿轻信“通过推优考试可直通名校”“交‘XX万’托关系就能被摇中”的骗局。如发现各类违规“小升初考”等测评活动,应及时举报有关违法违规线索,共同维护成都良好的教育生态。

学校,教育局更是严厉打击这种违法违纪行为,毫不手软!




02、除了”串串“机构

这些”骗局“,家长也要警惕!


提醒家长

其实,这样的“悲剧”或称闹剧,几乎年年都会在各地上演,骗子的花言巧语也几乎如出一辙——搞得定学校、搞得定教育局,“钱到事情办,火到猪头烂”。不信政策、不信纪律,却相信黄牛路道粗。有人说是家长急火攻心,病急乱投医;也有人说是家长“心甘情愿”,总觉得花钱肯定能搞定一切。

骗子固然可恶,但常言说“冲头永远斩不光”。一方面,家长当了“冲头”,自己要找找原因;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有足够的反思,为什么好的政策还留有宣传的死角,还不能完全深入人心,还会屡屡被不法之徒钻空子。

警惕一:花钱就能上“好”学校

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进入“好”学校。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熟人好办事”心理,声称可以“托关系”、“走后门”,花点钱就能上“好”学校。在此提醒大家,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都是根据施教区范围,四证一致才能入学,绝不是花钱就可以上“好”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都会根据物价核定标准由学校统一收费,切忌相信“中间人”。

警惕二:谎称有“内部指标、特殊关系”

有些不法分子伪造文件、印章,谎称手中握有某些学校的“内部指标”或与学校领导有“特殊关系”,或者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向家长承诺只要花钱就可以搞到指标,请各位家长提高警惕,不轻信道听途说所谓的“特殊关系”“特殊渠道”,要以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招生政策为准,切勿上当受骗。

警惕三:上所谓的“包过班”就能入学

社会上存在个人或者培训机构打着为学校组织生源的旗号而组织各种培训、考试、招生,上所谓的“包过班”就能进入理想的学校。在这里提醒,正规的学校从不委托、变相委托任何人、任何社会机构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考试、考核、培训、比赛、营地活动等,家长们切忌相信花冤枉钱。

此外,社会舆论对政府的阳光招生也要不遗余力地扩大宣传力度,把糊涂爹娘减少到最少,让心存侥幸的家长相信招生的制度是死死关在笼子里的。唯有这样的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还教育招生的一片朗朗晴空。建议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小心上当受骗。一旦接到类似诈骗电话或信息,应立即向教育部门举报或向公安部门报案。

最近,成都英才学校、成都龙泉中学、实外西区、成都墨池书院小学发布“声明”,提醒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03、成都这些学校

已发布”预警“声明





关于幼升小、小升初的招生骗局屡禁不止,其背后和部分家长的“投机”心理有一定关系。

对家长们来讲,熟悉幼升小、小升初的政策,就特别重要了!

目前,成都2024年的招生政策还没有出炉,家长们一定要在官方平台获取升学信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